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陇南做好茶文章 创新机制走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2日 14:3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日电 (通讯员 罗艳)陇南市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区,是甘肃省唯一的茶叶产区。

  5月29日,2021年陇南市茶文化艺术节暨陇南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论坛举办,开启陇南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全市茶产业狠抓产业培育,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施新项目,在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7.9万亩。其中文县9.4万亩,康县5.2万亩,武都区3.3万亩,全年茶叶产量1418吨,总产值27103万元,市场销售前景良好。

  以茶兴业 小茶叶成就大产业

  早在两宋及明清时期,陇南就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北茶马古道是陇南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陕甘川之间“茶马互市”经贸与文化廊道的重要口岸。

  近年来,陇南将发展茶产业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样板产业来打造,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经合组织、专业合作社,整合品牌,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达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以茶兴业,品牌建设必不可缺。在生产上,以名优中高档茶为主,在茶文化建设上,把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在茶区形成茶园观光、休闲旅游、茶农生活体验相结合的旅游圈。

  文县、康县、武都区所产茶叶茶芽鲜嫩、条索紧细、色泽绿润、清香满口。2017年,陇南绿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陇南红茶和茯砖茶也研制成功。同时,采用“科研单位+企业”的模式,试制成功陇南白茶,带动全市生产加工白茶70吨,产值达700万元,加工增值后产值在1400万元以上。

  以茶富农 创新机制走出致富路

  一片嫩叶如何能致富一方百姓?从老百姓的生活变化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种茶虽是半路出家,但带上村民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我的目标。”从一名退伍军人,到100多亩茶园的创业者,文县碧口镇碧峰村村民郭文平坚定信念,积极带领乡亲们学习种植、管理、采摘、炒制茶叶技术,带动10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创新机制才能立足市场。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中茶所签订了市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陇南茶产业在发展定位、规划编制、地方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新产品研究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此外,全市在适度发展茶园面积的同时优化品种结构,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4万亩。大力发展标准化茶园,引导茶叶生产主体建设优质生态高效的标准茶园4万亩,改善茶叶生产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数据显示,陇南茶产业覆盖12个乡镇147个村、2.6万户7.3万人,茶农年人均涉茶收入达到2500元,2万多名贫困群众依靠发展茶叶告别了贫困,走上了“小康路”。

  以茶为媒 向全国递上茶名片

  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近二十年来,陇南多次举办茶旅节及茶叶产业相关论坛,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

  “各类节会对全面展示陇南茶产业发展成果、引导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行业发展信心、宣传推介陇南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提升陇南茶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彰显陇南茶叶‘独一份、好中优、特别特’的品质优势和陇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漆文忠说。

  与此同时,为提高陇南绿茶的知名度,陇南市还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茶事活动,多方位宣传推广陇南绿茶。(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