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甘肃戈壁的"发明创客":从产业工人到"新时代匠人"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图为彭明在工作岗位上。(资料图) 金川公司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12日电 (记者 崔琳)地处甘肃戈壁的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电解一分厂内,头顶吊车往返穿梭,轰鸣的机器声不断回响……每天有600余吨电解铜在这里生产出来。这一切,离不开全国劳模彭明与工友们的艰苦付出。

  目前,彭明任该厂机组班班长,他从吃下“洋机器”,到发明创客行动,用行动诠释着金川产业工人的奋斗精神。在众人眼中,他和他的机组团队无疑是工作创新的佼佼者。

  “刚参加工作时,我只是一名职高生。在近30年工龄中,我先后从事过计划销售、钳工、电解工。”彭明1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他今天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坚持做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习中钻研技术。

图为彭明在工作岗位上。(资料图) 金川公司 摄
图为彭明在工作岗位上。(资料图) 金川公司 摄

  2009年,彭明开始从事机组工作。在金川集团公司铜湿法冶炼多套联动机组投产运行、达产达标和持续改进过程中,由于生产系统不稳定,设备故障多,彭明和工友们随时要到生产现场为设备“把脉”。从15万吨铜项目到20万吨铜项目,再到现在的新20万吨铜项目,他常常三更半夜被电话叫醒,睡眼朦胧地骑着自行车去检修设备,老婆孩子都习惯了他这种工作状况。

  每当看到工友们因抢修机组故障而披星戴月时,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他就在想,一线技术工人应该对岗位、工艺和机器设备存在的问题最知根知底,对如何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如何提升优化指标、降低生产成本等,有着最深的感知,大家应当朝着新时代“匠人”的目标努力。

  彭明讲述,在铜电解出装生产中,电解铜经过机组受板链传输到电铜机组洗涤箱洗涤,再经过密集、抽棒、倾翻装置到达电铜输出链。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却故障频发,比如封闭的洗涤箱内,悬挂着电解铜向前运送的“吊耳”会时常发生断裂,产生掉板阻碍后续铜板运输,工人们只能进入洗涤箱内打捞。

  为此,彭明反复思考着设备如何改进,经过一年半的反复试验,换了几套方案后,“电铜机组洗涤箱内断耳检测装置”试验成功,这项发明曾在金川集团公司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审中获得一等奖。

  在机组岗位十几年间,彭明啃下了《机械设计原理》《金属切削原理》《PLC控制基础》《湿法冶金》等20余本机电、冶金类专业书籍,做出大量学习笔记,并进修了机械专业大专文凭;在实践中,他坚信“只要肯潜心钻研,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近年来,彭明带领工友们组织实施的改造项目达30余项,有5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金川集团还成立了“彭明技术创新工作室”,先后组织实施技术攻关200余项,使国产联动机组性能达到领先水平。(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