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丝路新语> 正文内容
河西走廊"冷凉干燥"成优势 助生物技术溯源舌尖安全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2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生物工程研究院。图为武刚在实验室使用移液枪移取液体试剂。 张婧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31日电 (张婧)从过政、打过工、做过饲料生意,50岁的武刚,在甘肃张掖致力于农业产业链源头的舌尖安全。“选择在这里建厂做研发,源于当地气候冷凉干燥,病虫危害少,空气洁净度高等天然优势。”他举例说,20吨发酵罐升温至37℃后需恒温,而这里不太热的夏天和干燥的空气恰好为生物技术实验保驾护航。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这家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奥林贝尔生物科技集团旗下的生物工程研究院,了解到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农牧动保产品、生物工程菌剂、微生物肥料、无抗生物饲料等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谈及从业之初,武刚回忆,10年前饲料生意如火如荼时,开始有出口交易的他外出学习,当考察之旅行至第6日,途径荷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时,购买食物发现,即食食品包装袋中的防腐剂是可食用的,能杀菌,且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

  此事对当时身处异国他乡的武刚来说,感触颇深,尤其彼时的国内随着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曝光,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人们对食品安全更为关注。基于此,人们的一日三餐便成为武刚关注的重点,“要从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的源头把控”。

  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我国研究生物科学技术的起步较晚,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背景下,武刚拜访国内多家高校相关专家,多人表示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经济欠发达,又不具备任何生物科技研发经验,想做成此事必定困难重重。还有人劝说他“饲料生意业务已熟悉,市场又逐步扩大,经营好就可以了”,但武刚仍然选择一意孤行。

  对他而言,组建团队是第一步,在此期间,自己也快速学习相关知识。武刚逐渐总结出,农田连作障碍、土壤板结、植物根部腐烂、水土污染等因素,都将或多或少影响畜牧行业肉蛋奶安全。于是,他从“杜绝水土污染”和“减少植物病虫害”两方面着手准备研发。

  与此同时,武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关系也建立起来了,有了专业技术的支撑,他便购进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致力于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药、肥料等产品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研发生产生物抗菌肽、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等产品。

  如今,武刚组建起来的团队已生产四大系列共13款产品,形成年产2000吨抗菌肽和微生态制剂,及30万吨畜禽反刍饲料的生产规模,主导产品配套广东、河南、新疆、江西、陕西、甘肃等国内知名农牧企业,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出口俄罗斯及中亚国家。

  当地官方于2020年为其挂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以此来吸引30多名专业人才的加入,优化升级产品带动企业技术革新,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引入现代畜牧业及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耐药性和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推动甘肃乃至全国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和农作物无公害种植。(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