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民生> 正文内容
玉门:文明城市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11:4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1日电 (通讯员 谢欢)近年来,酒泉市玉门市不断加强社会治理,打造美丽宜居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油城,便利居民生活的同时,也让城市充满温暖;开展集贸市场整治,让民众的幸福感得到切实提升;改造老旧小区、弘扬红色文化、组建文明实践队伍,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与魅力。

  文明油城生活充满便利

  每天早上6点,位于玉门市新市区的菜市场,店家们正在整理菜品,繁忙而有序。蔬菜店店主张永琴刚刚将新鲜的菜品一一码放好,又赶紧在手机上回复消息,“很多顾客没时间买菜,都会给我发信息下单。我把菜搭配好,顾客直接来取,这是一种信赖!”张永琴说。

  一个多小时后,菜市场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店主们一边经营,一边和顾客们闲聊两句,到处弥漫着和谐融洽的氛围。

  检查清洁消毒情况、核实店主基础信息、落实出入口管理制度……同一时间,城管执法局王哲一天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多岁的他工作很熟练,每天微信步数达到近两万步。

  “要打造文明油城,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与付出。我们服务好各位商家,商家才能用心服务市民,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顾客和店主之间相互尊重,矛盾纠纷就少了”。王哲说。

  近年来,玉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创新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精心打造便民市场,与市场建设开发商沟通衔接,市场内预留一部分摊位,免费给自产自销农户,引导商户入店、入场;同时在新老城区划设57处“西瓜地图”,解决农户自产自销问题和季节性农产品销售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幸福感

  “漏雨的楼顶修好了、破旧的墙体刷新了、坑洼的路面变得平整了、供暖供水管线也更换了。小区焕然一新,我们走进小区神清气爽,入眼之处都是美景,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了。”家住玉门市饮马小区的高大爷乐呵呵地说。

  玉门市把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相融合,对街区老旧楼院进行楼道粉刷、上下水改造、外墙保温、屋面防水、地面硬化等工作。昔日破旧的小区悄然进行着美丽蜕变。

  今年,玉门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列入2021年重大惠民实事之一,投资4114万元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76户,惠及老市区3个片区10栋372户和3个驻玉门国有农垦企业生活区54栋504户。让“老住宅”焕发了“新生命”,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逐年攀升。

  红色文化增强归属感

  “对‘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了解越多,我就对玉门的红色文化越感兴趣。”市民陈志兵参观完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后,觉得自己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新的认识,一种作为“玉门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将红色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中,让文化浸润城市,是玉门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通过推进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玉门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跟上“时代步伐”。

  近年来,玉门市不断加大红色文化的弘扬,建设了玉门铁人干部学院、铁人故里3A级旅游景区、顾天祥事迹展览馆、玉门农村党史展览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场所,也增强了市民精神上的归属感,增加城市魅力,让红色文化与城市共同成长。

  如今,红色文化正悄然浸润着城市发展,滋养着城市文明。此外,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全覆盖的基础上,玉门市还将红色文化触角延伸至农村,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全覆盖。

  文明实践队伍遍地开花

  “小朋友,不要着急,现在不可以过马路,等绿灯亮的的时候再走过去,不要跑,走的时候看看周围的车辆,注意安全”“大姐,请在非机动车道骑行,谢谢你的配合”,早高峰期间,车流穿梭,交通压力大,对此玉门市组织志愿者分别在早晚高峰期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来自玉门市各机关单位的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拿着小红旗,在车流量大的路口协助交警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文明交通劝导。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玉门市建立“1+11+N”志愿服务体系,在全市层面成立1支市级志愿服务总队、11个行业领域成立市级志愿服务分队,各乡镇、各行业结合行业特点,成立N支志愿服务队。至目前,全市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132支,累计注册志愿者达到了4.1万人。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60场次,参与志愿者1.23万人次。(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