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教育> 正文内容
兰州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姚富荣:用美浸润教育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0日 14:0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0日电 (刘玉桃 高莹 九美旦增)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记者采访兰州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姚富荣,就美育教育、双减政策落实举措、校园暴力等问题进行交流。

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兰州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姚富荣接受采访。 九美旦增 摄
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兰州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姚富荣接受采访。 九美旦增 摄

  姚富荣1983年10月参加工作,是甘肃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兰州市优秀教师,也是甘肃省园丁优秀教育工作者。先后在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兰州市第九中学、兰州市第十四中学工作,任教导主任13年,校长20年。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的校长名师面对面访谈室,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兰州市第十四中学的校长姚校长,我们都知道姚校长从事教育行业已经很多年了,那么今天就请姚校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兰州市十四中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课程。

  姚富荣:我们学校提出用美浸润教育的办学思想,这个思想影响了我们学校的智育、德育等各个方面,研究机构有一个成果说:不要改变学校其他条件,单纯改变物质环境,就能让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10%。我们在践行美育进入教育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功能,我们还提出了用美的环境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天然的美好事物,为此,我们努力在环境育人上下功夫。比如说将教学楼一楼改造为700平米的玻璃餐厅,在各个楼层改造出数百平米的大厅,供学生做读书角和课间活动的地方。我们还让楼里近百个窗户全部落地,让楼道明亮起来,教室里装上护眼灯。在校园里边,我们修建了湖蓝色操场,栽种了银杏林、水山路、山楂路、雪松路等,校园变得非常美丽。总之我们平时工作中用自己的心,经营十四中的每一寸土地,把它变成一种潜心的课程,影响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培养师生欣赏认识创造力的能力,把美感教育纳入到日常管理处。

图为学生演奏现场。 九美旦增 摄
图为学生演奏现场。 九美旦增 摄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音乐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在特色课程这方面都有什么样的亮点的工作?

  姚富荣:我们高中年级每个年级有6个普通班,2个音乐班,这2个音乐班,每年我们要给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输送百名新生,所以“南有长沙十一中,北有兰州十四中”之说,这是各大音乐学院说的,因为我们是他们生源基地,学校同时还有学校的交响乐团、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这都是学生社团,我们交响乐团很有名,在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艺术节上都获得了金奖,这是全国唯一连续4次获得金奖的学生乐团。我们的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音乐特色不光是音乐班的特色,我们的全校师生都开钢琴普修课等,每个学生都会弹钢琴。所以音乐特色不仅是音乐班的特色,也是我们全校的特色。

  主持人:更加有这个感觉变成我们的金字招牌了。对双减之后,之前素质教育就是被大家特别重视的,双减之后,美育教育也越来越被家长们所重视。咱们的特色课程是不是在双减之后比重有所增加?

  姚富荣:现在走进音乐厅,体育类活动很多。篮球、排球、羽毛球、踢毽子等,还有社团,比如象棋、摄影、街舞等,学校领导也在亲自授课,我们曹书记就带了一门课后服务课叫摄影课,学生也非常有兴趣。

  除了音乐大厅之外,还有各种排练厅,管乐排练厅、民乐排练厅、合唱教室、舞蹈教室等,都可以作为课后服务的场地,所以我们优势场是地比较多,为学生提供的硬件比较好,学生参与率比较高。

  主持人:双减后,学生、老师有何变化?

  姚富荣:学生负担轻了,做作业的时间少了,主要是课堂质量高。提高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现在对课前准备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跟老师说一节课如果备课的时间,你花上1小时,可能有60%的学生听懂;花上2个小时准备,这节课可能就会有89%学生听懂;如果花上3个小时准备这节课,可能就会有90%的学生听懂。课前准备充分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有些学生甚至听完课马上可以不看书。这样的话,学生课后的学习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变长,教学效果更好。(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