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教育> 正文内容
名师游梦楠:“加”“减”结合 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2日 14:2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2日电 (记者 刘玉桃 李亚龙)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记者采访兰州市第三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游梦楠,就课后服务、“双减”困惑、历史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交流。

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兰州市第三中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曹文景接受采访。
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兰州市第三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游梦楠接受采访。

  游梦楠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她是兰州市第十四届教学新秀、兰州市骨干班主任、县区骨干教师。曾获得2020年度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全市首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兰州市新教育实验2018年“生命叙事”演讲大赛一等奖。

  主持人:介绍一下学校的课后服务情况。

  游梦楠:我们在初中实行的是“全纳加个性发展”,因为初中的孩子他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他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少年发展时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提出了“全纳加个性发展”这样的一个目标。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们都有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各类的综合实践课程。我们特地聘请了两位专家,一个是洮砚制作老师,还有一名是扎染制作老师。我们将校外资源整合进校内,满足了同学们的个性化要求。

  主持人:“双减”落实过程遇到什么困难?

  游梦楠:其实“双减”政策下来之后,老师们刚开始还是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样去实施,怎么样去落地。但随着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指导意见下来之后,慢慢就找到了一些方法。那么“双减”我认为是“减”和“加”的结合,减的是一些负担,老师的负担、学生的负担,加的是一些幸福感,一些方法。

图为学生在课堂上做实验。
图为学生在课堂上做实验。刘玉桃 摄

  在“双减”之前,老师们对于课堂、对于作业当然也有一些方法和办法,但是可能不够符合学生的特点,也不够贴合国家的政策,还是有着一些负担,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肩上的负担都挺重的。

  那么“双减”政策下来之后,其实最大的就是给老师们一种指导,也知道该去怎么做了,孩子减轻负担,用更阳光的笑容和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当然“双减”政策实施到这一步,还是有一些困惑,比如说课后服务怎么能扎实有效?我们一直在思考,包括作业的设计,是否能真正符合家长和学生的要求,这个也是一直在探索的。

  主持人:您给大家分享一下学好历史的小窍门?

  游梦楠:原来觉得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回忆一下我们高中和初中的历史教学,其实不是这样。现在新中考和新高考对历史学科要求还是挺高的,因为历史中考50分,这50分要想拿到满分很不容易,本来文科就是灵活性大,那么在新高考中,特别是3+1+2的模式之中,历史它也是分量很重的,所以很多孩子可能不选择历史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怎么去学,死记硬背就会觉得很枯燥。

  所以这里我也推荐几个方法,其实学习历史不仅仅可以从课本上去着手,也可以寻求一些外部资源帮助,比如说第一个我们可以去看一些纪录片,《故宫》《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更加生动,用这种动态感官的刺激,加深对历史知识或者一些小的知识点的记忆,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就是参观博物馆、规划馆等等这样的一些展览馆。当你走进文物的时候,你去了解这个文物,仿佛就可以跟时空对话。当你真正置身于其中的时候,你再想一想你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它就能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你面前,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第三种就是研学,因为疫情的关系,可能很多学校的研学就中断了。在没有疫情之前,我们每个年级都是定期去研学的,敦煌嘉峪关、江苏上海等,当你带着孩子们走进课本里的内容的时候,他们的那种求知欲和好奇心是能够被极大调动起来,那么去参观去感受走一遍,也就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这是三个借助外部资源的一些方法。

  此外,建议大家去画一些思维导图,不要觉得思维导图更适合理科,其实历史思维导图也是很不错的一种方法,从一个知识点去衍生出更多的一些历史知识关系,不仅变成了一个你自己的内化的知识,也可以减少死记硬背的一个枯燥感。还有就是多阅读书籍,尝试写写自己身边的故事,能够锻炼历史学习的方法,不至于让历史学习变得无味。(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