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玉门织密乡村人才振兴网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多人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2日 17:0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图为玉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现场指导学员。(资料图)
图为玉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现场指导学员。(资料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2日电 (通讯员 徐玮 白杨)近年来,酒泉市玉门市坚持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不断织密乡村人才振兴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人才支撑。

  “农村要发展好,离不开致富带头人。”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顾红艳,是村里公认的“领路人”。从1993年的妇代会主任到2019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她坚持把苗木产业作为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建成500亩苗木基地,每年向新疆、青海等省区销售苗木300万株,销售额达180万元,户均收入1.6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更多乡村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发展,才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的新动能。去年,玉门先后出台《玉门市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办法》《玉门市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行动实施方案》,选派4批80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产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我们重点实施了‘乡土人才雁阵孵化’工程,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多人、农村实用人才200余名,发展农村专业经纪人1400余名,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层。”玉门市人才工作事务中心主任李娜说。

  玉门通过“乡带村、老带新、强带弱”,培养“全科支书”“全能干部”,建设赤金铁人村韭菜、清泉人参果等人才实训基地,开展日光温室蔬菜栽培、肉牛羊养殖等农业技术培训,实现干部实践锻炼与乡村振兴力量有机统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储力蓄能。

  玉门持续加大集体经济发展、实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强他们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动力,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同时,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田间地头、抓好产业发展,尽可能减少重复性、形式化工作内容。比如,减少“痕迹管理”“指尖上的负担”,督查检查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形式主义问题,不但要选好人才、育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万亩人参果基地、红田园、枸杞小镇、昌马艺术驻留小镇……这些年,一个个创业项目在玉门破土而出、拔节生长,乡村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