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文化芬芳润心田——金昌市文化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5日 11:27  
来源:金昌发布
分享到: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一部城市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文化史。从“缘矿兴企、因企建市”到祖国的镍都、全国文明城市、紫金花城等一张张“金质名片”,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现代化新金昌,从未停止文化强市建设的步伐。

  十年来,一座座设施先进、服务细致的图书馆、博物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覆盖城乡;一场场歌舞表演、书画展览被送进农村、送进学校、送进军营;公共数字服务建设方便百姓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徜徉书海;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民间文艺演出精彩不断……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全市文化建设日新月异,金昌大地处处流淌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处处展现着文化迸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十年来,开放度高、可及性强、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产品持续改变着金昌人民的生活。微小的“文化单元”,让文化抬眼可见、触手可及。公园广场歌声不断,舞姿飞扬;市图书馆内书画作品雅俗共赏,书香氛围浓厚;美育课堂、书法公益大讲堂等活动内容丰富精彩……公共文化服务让城市增色,市民因文化受益。

  今天的金昌,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美术馆覆盖率均达100%,全市所有乡镇和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25个,数字文化站23个,流动服务点1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1个。17个公共文化场馆、191个基层文化服务站点、1862个文化体育场地面向群众免费开放,提供读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观赏电影、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市行政中心内的24小时智能图书馆。
△市行政中心内的24小时智能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64.5万册,年接待读者75万人次,人均占有藏书1.47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50%和99.57%。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超500场次,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戏曲进乡村进校园演出近300场,放映公益性电影1800场。

  培育打造了“百姓大舞台”“书香金昌”“博物馆里过大年”“红色文艺轻骑兵进村入社巡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础更实的同时,文化惠民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给幸福“加码”。

  我市将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持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出台《金昌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零门槛、全时段面向公众开放的同时,加强便民设施建设,搭建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精细化程度。

  依托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各级文化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示、文艺巡演、辅导培训、戏曲进乡村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500场次以上。文化惠民成果享誉省内外。从2018年至今各级媒体先后刊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千余条,其中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刊登122篇;城乡共建、优化服务、创新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市、县图书馆总馆联同基层分馆开展“书香金昌——悦读有我”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激发群众阅读热情,爱读书、读好书成为金昌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县级文化馆总馆将文化惠民项目与文化志愿服务、“结对子·种文化”文化辅导培训相结合,总馆派出老师面向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基层文艺骨干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文化辅导培训,协助基层创排文艺节目。以“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为宗旨持续开展的“百姓大舞台”专场演出,从2018年至今已演出近200场,用“小舞台”奏响文化惠民“大合唱”;定期举行的“舞动金昌”广场舞大赛、“金昌歌手唱金昌”“美术大讲堂”活动更是收获群众满满点赞。

  文艺创作持续繁荣

  如融融日光、柔柔春风,优秀的作品激活文化的一池春水,持续温润着金昌百姓的心灵。

  去年,金昌市作协副主席翟雄的散文《泉沟》获第三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佳作奖;散文《雄关腊子口》在2021年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游记海内外征文大赛中荣获佳作奖。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示金昌文艺新气象,铸就金昌文化新辉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

  “壮士西行魂犹在,狼烟烽火作尘埃,血染祁连山添彩,凌云壮志奏慷慨。壮士西行魂犹在,狼烟烽火作尘埃,云中谁寄家书来,又见焉支满山开。”

  去年6月20日,甘肃黄河剧院座无虚席、掌声阵阵,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主办的“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场百部展演舞台迎来甘肃金昌创排的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晚8时,历时12个月创排完成的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的演出拉开帷幕,在七律《焉支诀》的唱词中,一段红色记忆慢慢走进观众视线。

  红色资源如同一部立体、生动、厚重的党史教科书,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金昌市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战争年代,红西路军与敌人鏖战永昌,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红色题材原创音乐剧《焉支花开》正是在这段历史背景下创排而成,这是金昌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打造文艺精品的具体行动。

  这些文艺作品焕发时代生机,赢得群众喜爱的背后,是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耕创作、唱响时代的砥砺奋进。

  在传承与发展的碰撞中,在守正与创新的交融中,在建设诗意栖居幸福之城的进程中,文化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日益增强,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愈加凸显。

  文旅产业活力迸发

  回眸十年,春华秋实,文旅发展硕果累累。一个又一个彰显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令人向往,“诗”和“远方”的牵手令金昌这片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今年以来,我市开展“走出去”项目推介3次,邀请相关企业来金开展“请进来”项目推介5次。鲜花云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永昌段等重点项目按进度有序推进,龙景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补短板项目已完工投入试运营,“火星1号基地”航天互动展示中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计划9月中旬开园运营。

△金昌火星1号基地(资料图)。
△金昌火星1号基地(资料图)。

  为提升金昌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我市策划和征集了2022年5大类41项节会活动,推荐“火星生活周”等5项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纳入全省“一会一节”分项活动。持续推出民俗文化、冰雪运动、文化古迹、乡村旅游等主题线路产品,带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五一”旅游市场持续发力。南坝滑雪场入选全国10条精品冰雪旅游线路,“点石成金”研学旅行线路入选全省和河西走廊精品旅游线路产品,金昌被纳入全省自驾游线路。我市通过旅游宣传矩阵,协助馥蕾歌、金镒康、方泉沙产等多家旅游商品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并推荐馥蕾歌、金镒康、元生农牧(初沄)3家旅游商品企业的12种商品参加了2022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

  我市还举办了“迎冬奥盛会·享冰雪激情”“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文化旅游宣传、“走进丝路重镇——感知文化永昌”文旅惠民、第三届“激情五月·畅游金川”全域旅游、“2022我们一起去火星”等主题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开展精品线路踩线、文艺演出、产品展销、网络直播等推广活动,激活乡村旅游活力。组织参加“甘肃人游甘肃”传奇丝路·壮美河西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开拓客源市场,全方位展示“中国镍都·紫金花城”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吸引省内外游客。

  在金昌的旅游“版图”中,“乡村旅游”是不得不提及的亮点特色。沿着永昌南坝乡花果山而行,清风带着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金昌人记忆里的荒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着餐饮、住宿、娱乐、游玩等多样式体验的乡村绿岛。而这样的变化,并非此一处。

  与大城市走马观花式的都市旅游相比,金昌乡村旅游的“小环境”更容易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永昌“卍”字灯城、八坝阻击战遗址、西湾村大沽政治部旧址等以历史文化为基础景点,每一处自有新颖,各有特色。

△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大沽政治部旧址。
△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大沽政治部旧址。

  以历史为背景、文化为基础,一个景点讲述一个时代发展的故事,游客在其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归属感。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这坛“醇香老酒”已经走出了“深巷”,成为游客的新“宠儿”,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回味无穷。

  厚植精神土壤,终得文明花开。一路走来,金昌将文明融入生活,将文化融入肌理。如今走在金昌,更多人享受到了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更多人徜徉于书海,纵情于艺术,享受文化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文化建设,不仅成为金昌宝贵的无形资源和重要的发展环境,也成为金昌最靓丽的名片,沉淀为金昌最珍贵的气质。

  文、图:韩淇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