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兰州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9日 13:50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近年来,兰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兰州省会城市资源禀赋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在全面实施“强省会”行动中精心打造“如意甘肃·美丽兰州”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提振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不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推动各族群众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民族交往空间

  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要求,培育全市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实施中华文化视觉形象工程,沿百里黄河风情线精心打造黄河母亲文化广场、霍去病广场等5个民族团结广场,在银滩湿地公园、黄河大桥同心公园、小西湖公园、马拉松公园、市民公园等16个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和50个小游园,设置120多个固定宣传标牌展板、主题特色墙绘,全方位、立体化、广视角开展共同体意识宣传,使景区成为引领各族群众移风易俗、感悟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互动平台。依托全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甘工委纪念馆、兰州石化精神展览馆等场所开辟专区专栏,打造6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突出“直观、教育、体验”三项功能,举办兰州“八办”推动各民族团结抗日巡回展及“凉州会盟暨兰州与武威文物”联展等民族团结进步展览,每年受教育群众达150万人次以上。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开通18路、21路、50路、126路 4条“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统一印制“民族团结号”标识和“道中华”APP二维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运送乘客160余万人次,成为串通兰州市大街小巷、各族群众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感情“纽带”。

  重视旅游文化宣传推介 提升民族交流水平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与弘扬发展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民族团结历史,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协调联系“东方甄选”直播团队把“甘肃行”的首播场地设在省城兰州,通过“旅游直播、文化讲解、特产带货”等方式,向广大网友推荐兰州市文旅资源和特色美食,东方甄选抖音账号和App账号同时在线超过10万人次。持续拓宽和丰富旅游宣传渠道载体,提标规范兰州石化精神基地、西北民族博物馆、鲁土司衙门旧址、鲜卑文化博物馆等22个民族文化示范点建设,接待各地游客32.6万余人次。提升改造兰州市正宁路夜市、西湖老街、兰州老街、金牛街、兰山民族村等15个特色餐饮街区村社,举办兰州市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民族美食电商运营培训班6期,培训全市特色餐饮经营者和创业学员320余人,兰州特色餐饮受到各地游客喜爱。发挥党媒党刊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舆论导向价值,市民宗委与兰州日报社签订合作协议,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全面展示全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取得的突出成就,近两年来共刊登全市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稿件862篇。

  丰富文化旅游体育活动 深化民族交融格局

  组织选派159名少数民族体育代表参加甘肃省第十届民族运动会,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在运动会竞技项目中共取得14金、8银,12铜的好成绩,获奖总数处于全省代表团前列,在促进各族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母亲节等观光旅游节为载体,依托市县(区)文博场馆,通过藏品借展和巡展等方式引入省内外各类精品展览20余场,举办文物公益鉴宝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组织兰州、西宁、甘南、临夏等地中小学生15批573人开展“手拉手”交流研学活动,搭建好交流互动桥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在兰州交通大学染缬艺术研究所和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挂牌成立“民族文化和传承发展实践基地”,大力实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工程,目前已建立洮砚、唐卡、剪纸、彩陶、木雕等9个大师工作坊,连续举办4期“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培训全国各地学生2000余人次,带动600余人参与民族文化工艺制作。

  着力提高旅游发展质量 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探索将文旅产业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以黄河为轴线,发挥沿黄河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的协调作用,持续打造旅游新线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与西宁市、临夏州、甘南州和河西走廊4市联手打造品质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推出历史古镇1日游、黄河风情2日游等10条精品线路和8+N(35条)全域旅游线路,让各地游客在实地旅行中了解西北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发挥导游在传播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的桥梁纽带作用,举办兰州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讲解员导游培训班6期300余人,形成“一个导游员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宣讲员”“一个景区点就是一个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平台”的工作格局。坚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精心打造“文化兰州·全民共享”惠民工程,建立兰州太平鼓、黄河大水车、兰州鼓子、苦水高高跷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命名“兰州泥塑”“青城小调”“皋兰曲子戏”等44个传习所。连续举办二十五届石佛沟“花儿会”,每年举办春节庙会、国际鼓文化艺术周、农民艺术节等节会活动,民族性表演类和传统技艺类项目成为展示展演的主角,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