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张掖山丹县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1日 12:0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图为山丹县网格员上门了解民众需求。山丹县政法委供图。
图为山丹县网格员上门了解民众需求。山丹县政法委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11日电 (通讯员 王瑞 尹军)近年来,张掖市山丹县紧紧围绕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这一主题,主动适应基层社会治理新问题、新特点、新需求,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为触角和抓手,全力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实现基层综治中心各项工作进村入户到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治理和社会治理“融合两治”

  山丹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要抓社会治理,抓社会治理工作就是抓党建”的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融合治理中的统揽和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建+综治”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党建力量向网格工作充实、资源向网格工作倾斜、职能向网格延伸。

  一是党建网络+社会治理网格建设一体推进。县上成立基层治理网格化建设工作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系统化地制定出台“两意见、四办法”,切实加强对网格建设工作的统筹、指导、调度。

  按照扁平化原则,还推行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一肩挑”,全县共划分为157个网格,其中城市网格46个,农村网格111个。共有网格长157名(城市网格长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农村网格长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专职网格员864名(包括“双重管理”网格员73名),兼职网格员316名,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联合党委新模式+单设网格同步建设。积极探索破解人口流动和“空壳”村社会治理工作困局,出台《山丹县农村人口社区集中管理的意见》,在网格划分上,在遵循和依据现有村民小组行政区划划定网格的基础上,对数个相邻常住人口较少的村民小组、单个常住人口较少的村民小组与相邻村民小组实行联片划分、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乡镇政府所在集镇和生态宜居村庄单独划分为联合片区党委,选派1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联合党委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兼网格长,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效能。

  三是居住地+户籍地“双重管理”。针对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居住,“人地分离”“两栖人口”的社会治理难题,全面推行网格员和流动人口两个“双重管理”,即:网格员户籍地在农村且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或村民小组组长、同时又居住在城区社区的村社干部,全部纳入城区社区兼职网格员队伍,负责社区内涉及本村社群众的网格化管理,在特殊时段,按照居住地片区网格长的要求,配合做好居住地辖区网格的管理工作,完成网格赋予兼职网格员的指令任务,向现居住地社区片区网格长和网格员上报涉及本村、社群众信息以及居住地责任区网格的信息;现居住地在城区社区的县域内流动人口群众,全部纳入居住地社区网格化管理,接受居住地城区社区和户籍地村“双重管理”。

图为山丹县陈户镇陈户村综治中心为村民解决难题。山丹县政法委供图。
图为山丹县陈户镇陈户村综治中心为村民解决难题。山丹县政法委供图。

  坚持资源整合推动形成基层社会治理要素在中心集成

  该县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中枢和平台,发挥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将各行业部门延伸到网格的各类业务、报酬实行共融共建,网格员实行定格、定责、定员,落实网格员职责清单、人员清单、资金清单,提升公共管理资源的集成效能。

  一是工作整合。整合社保、民政、文化、卫生、计生、消防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按照信息收集上报、宣传教育、矛盾化解、隐患排查、协助执法、民主监督和疫情防控、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十大项目,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施“一格集成”。在此基础上,网格每年对辖区驻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在职党员服务情况、“兼职委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先争优重要依据,有效推动各支力量切实发挥作用,形成“组织引领、网格为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网格工作格局。

  二是力量整合。整合基层治安联防员、消防员、计生员等各类辅助力量和楼院长,实行“多员合一”,网格员“一员多用”。压实网格员“三知三清六掌握”。“三知”即:知户情、知格情、知民情;“三清”,即:清楚辖区内重点人员、辖区内社会组织、辖区内公共设施。“六掌握”,即:掌握基础信息、问题隐患、矛盾纠纷、从业就业信息、刑事治安案件、环境卫生和疫情防控情况。

  三是资金报酬整合。对全县各行业各部门延伸到网格的各种辅助力量的各类工资报酬、补助资金按照“能整尽整、合理整合”的原则,进行统一整合,工作统一管理、业绩统一考核、报酬统一发放。在此基础上,落实和保障网格员工资报酬,县财政对不发放工资的农村第三级网格网格员每人每年保障和发放9000元的工作补助报酬,城市社区楼院专职网格员每人每年发放3600元工作补助报酬。同时,对于兼职网格员,信息积分制“以奖代补”办法,按照每上报一条信息积0.5至5元的标准,鼓励兼职网格员发挥作用,参与网格治理。

  坚持数字支撑,推动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信息化”的“一网通办”模式

  该县坚持把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和助推器,按照“网格化+信息化”要求,探索推进“智慧+”“网格+互联网”的“一网通办”综合治理模式,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

  一是实行“一体采集”。积极推进智慧山丹数字化社会治理系统研究,整合职能部门社会治理采集清单,对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等社会治理信息,建立采集准入机制,统一规范采集标准,变“各建各网、分散作战”为“多网合一、一网打尽”。

  二是实行“一库共享”。依托平安建设信息化支撑平台,建立“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基本要素信息数据库,以此为支撑,全力打造一个终端采集、一个中心共享、一个平台联动,具有智能流转、联动处置、闭环运作、全程留痕功能的智能应用平台——山丹县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目前,县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已纳入县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确定的36项重点工作之一。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发挥大数据的集群效应和聚类效应,实现全县数据信息“一盘棋”。

  三是实行“一键直通”。全县1337名专兼职网格员全部下载安装平安山丹APP网格员终端版,近2万名群众通过扫描下载平安山丹APP公众版,随时随地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终端直传上报各类采集信息、事件诉求、矛盾隐患,各类信息源源不断汇流到中心平台,实现中心与网格员、社会公众的一键直通,实现各类要素信息数据的实时查录补正和常态化管理与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基础网格共发现上报各类信息8276条,其中重点事项办理2340余条。

  四是实行“一网办理”。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中枢,通过县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的数字化网络触角的线上征集、专兼职网格员的线下走访采集,建立“信息收集一分流交办一日常督办一处置办理一结果反馈一工作考核”闭环运行管理机制,打造集中统一、信息共享、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乡村事务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诉求“全响应”,“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20年以来,全县群众信访总量同比批数下降6.8%,人次下降12.9%;集体访同比批次下降24.1%,人次下降17.6%;越级上访同比批数下降35.5%,人次下降62.4%。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共治共享”新格局

  该县不断探索基层精细治理新路径,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引导基层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精细治理,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新格局。

  一是“五治三团”融合治理。在全县116个村(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的“五治三治”工作室,成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引导村民自愿自觉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以推行“4+X”五方共议民主协商机制为契机,优化协商议事流程,先后解决天然气入户、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280余件、调处矛盾纠纷170余起,真正实现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目标。

  二是在职党员“网格报到”。按照“居民点单、网格下单、党员接单”流程,将“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制度细化到网格中,在每个网格设置政策理论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4类固定岗位和1-2类动态岗位,2578名党员下沉网格主动认领岗位,落实“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四服务(服务居民群众、服务社会治理、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现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网格、奉献双岗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三和市场内设置“党员责任岗”5个,下沉党员干部定期对市场内酸奶、烧烤等摊点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原料索证索票、餐具消毒保洁设施、防尘防蝇、食品加工制作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市场食品安全。

  三是网格组织共驻共建。依托网格党建,组织6个社区与198个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创新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构建起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清泉镇前窑社区电厂家属区网格党支部针对电厂家属院道路未硬化、配套设施落后,车辆、行人进出困难等问题,召集辖区物业、商户、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及相关驻区单位等召开联席会议,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等,彻底改变了小区行路难问题。

  截至目前,仅清泉镇各社区与驻区单位成功对接“爱心义诊”“义务理发”等64个服务项目,建起共驻共建“项目超市”6个,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