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兰州红古:“恐龙”终于回家了!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0日 14:3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20日电 (通讯员 马云) “恐龙终于回家了!”连日来,这条消息成了兰州市红古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据了解,在国际博物馆日举行的捐赠文物藏品仪式上,红古区博物馆迎来了由收藏家侯兴军先生捐赠的一具完整的鹦鹉嘴恐龙化石。这具恐龙化石的到来,结束了恐龙故乡没有完整恐龙化石的历史。

  1947年在红古区海石湾镇出土的马门溪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之一,距今约1.6亿年,是化石记录中脖子最长的恐龙,个体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现珍藏于中国古动物馆。2000年,红古区建成了华龙广场,并在广场上建起马门溪龙城雕,雕塑长20米、高12米,按照装架复原图复制,成为红古区的标志性城雕。

  近年来,红古区在大力宣传提高马门溪龙的知名度的同时,为不断扩大红古区博物馆藏品数量和质量,向全社会各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收藏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捐赠文物藏品的倡议。

  自倡议发出以来,各民间机构及社会热心人士积极踊跃向兰州市红古区博物馆捐赠藏品。截至昨天,捐赠活动中共接收2家民间机构及10位社会人士捐赠藏品600余件/套,其中包括:彩陶301件、玉器1件、瓷器21件、石器70件、骨器16件、古钱币96件、青铜器6件、古生物化石3件、红色文物13件等。

  尤其是侯兴军先生捐赠的完整的鹦鹉嘴恐龙化石,及其他收藏爱好者捐赠的胫骨化石和大唇犀头骨化石等化石类标本5件,丰富了博物馆藏品数量和类型,壮大了馆藏力量,提升了藏品质量,拓展了观众参观内容。

  据了解,红古区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现有馆藏文物682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18件/套。主要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及辛店文化时期的彩陶。目前,该馆已成为展示红古区彩陶文化、河湟历史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红古区借助马门溪龙这一载体,积极保护开发恐龙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计划建造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马门溪龙主题公园。该规划将以海石湾马门溪龙恐龙化石遗址为龙头,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和地域文化为两翼,带动当地农家乐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与区域内、区域间、省际间的旅游资源整合和协作。同时,加强与兰州市特别是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全力打造红古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