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通联> 正文内容
中新武威观 | 天祝五步工作法激活常态化护河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08:4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9日电 (王文全 徐世婷)作为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与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武威市天祝县境内93条大小河流构成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今年以来,天祝县通过系统化治水实践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黄河一级支流金强河流经的打柴沟镇,一套常态化护河机制已融入日常。镇村级河长联合志愿者队伍构建起“巡查-排查-宣传”三位一体管护体系,重点针对河道“四乱”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天祝县打柴沟镇武装部部长徐世瑜说:“打柴沟镇把落实河长制作为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总抓手,结合‘美丽天祝护水日’,常态化开展河道‘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工作,紧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目标,努力开创全镇河长制工作新局面。”

  目前,天祝县已建立210人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河湖长队伍。这些“河道管家”用脚步丈量责任区段,累计开展巡河5051次。县河长办通过6次专项巡查,实现问题发现与整改的闭环管理。开展的6次大规模清河护河行动中,700余人次参与清理各类垃圾120余立方米,让河流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为破解河湖治理长效难题,天祝县创新推出“五步工作法”履职机制,构建起“县上抓河湖、乡村盯溪流、全民护绿水”的三级管护体系。通过实施“五赋两转一打造”工程,推动河湖治理在文化赋能、制度创新、生态增值等维度实现突破。如今的河长制已从组织架构上的“有名有责”,真正迈向治理效能上的“有能有效”,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县域实践样本。

  随着管护机制的不断深化,天祝县正以“河长制”为纽带,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转型与民生改善的多元价值,让每条河流都成为滋养城乡的生态动脉,书写着新时代人水和谐的西北篇章。(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