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5日电(张婧)15日,《定西市岷县当归产业保护发展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在定西召开。
为了以法治护航推动和保障该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定西市政府组织起草了《定西市岷县当归产业保护发展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已由2025年5月23日定西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25年7月31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彦吉介绍说,该《条例》是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第8部实体性法规,也是全省首部道地药材产业保护发展专项法规,可以说作为甘肃道地药材立法的“破冰之作”,条例既守护“千年药乡”的生态与文化根基,又为全省提供“立良法、促产业、兴文化”的实践典范。
定西市岷县当归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质量优,独特的成分使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谓“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2024年全市当归种植面积43.8万亩,产量10.14万吨,产值51.25亿元,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0%;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37.87万亩,其中当归种植面积44万亩,预计当归产量10万吨以上。
近年来,定西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以法治护航推动和保障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过程质量监管,加快构建从种植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有力推动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
陈彦吉坦言,岷县当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种植环节的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土壤健康管理需持续关注,部分传统种植技术面临传承与优化需求,“火药籽”育苗繁种,品牌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假冒岷县当归、贩卖劣质种子等行为时有发生,亟须通过立法来加以规范和解决。条例的制定出台对于保护岷县当归种质资源、产地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岷县当归文化根脉传承和绿色发展,进而对推动岷县当归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