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0日电(杨艳敏)近日,分拣机嗡嗡运转,翠绿的西兰花、饱满的秋葵顺着流水线滑入低温舱——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蔬菜加工车间里,一场“鲜度保卫战”每天都在上演。零下35℃的极寒环境中,鲜嫩多汁的高原夏菜仅用15分钟,就从“田间鲜品”变身“紧实冻品”,打包发往千里之外的日本。这是临泽速冻菜首次叩开国际市场,让“戈壁味道”走上海外餐桌。
“从7月初投产到现在,我们每天能产20吨速冻菜,已经发走500多吨了。”该企业负责人胡伟说,“生产线从分拣、清洗到速冻、包装,每个环节都经过精挑细选。细节上一点不敢马虎,就是想把临泽的好东西送到更多海外消费者手里。”
能让“田间菜”变成“出口货”,背后是新合作百惠集团全产业链的硬实力。这家扎根临泽的企业,早已织就一张覆盖“育苗-种植-加工-物流”的产业网:44座戈壁高标准日光温室、20座智能化连体拱棚里,高原夏菜长势正好;年育苗能力1亿株、带动种植面积1.5万亩,为产业链筑牢“源头活水”;10座万吨恒温保鲜库、3条冻干速冻生产线,更破解了果蔬“限时鲜销”的难题。
此次投用的速冻生产线,正是企业4500万元打造的现代化加工车间的“王牌”,不仅能让蔬菜保鲜期大幅延长,更让产品附加值翻番——燕窝银耳羹、冻干蔬菜粉等20多个精深加工产品,早已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而这一切,离不开临泽得天独厚的“天赋”。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绿色农产品的“优生区”。依托这份资源禀赋,新合作百惠集团不仅把高原夏菜种出了规模,更通过制冰生产线、泡沫包装箱厂、有机肥生产线等配套,构建起“从地头到车间,从锁鲜到销售”的闭环,全年5万吨的产量、1.5亿元的年产值,让“戈壁农业”焕发新生。
如今,临泽速冻菜出口日本,只是当地农产品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泽聚焦精深加工,培育出4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87.32万吨,转化率超75%。从玉米种子到临泽小枣,从高原夏菜到速冻珍品,越来越多“临泽造”正凭借过硬品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让临泽产品销往全世界。”这是胡伟的期待,也是临泽农业的目标。当零下35℃的“锁鲜技术”遇上得天独厚的“戈壁好味”,这张“临泽味道”的绿色名片,正越擦越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