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0日电 (段亚萍)“年纪大了,智能手机玩不转,以往交电费、用电上有个啥问题都得跑去供电所,如今在村里就能轻松搞定,遇到困难工作人员还主动上门服务,用电真是越来越方便了。”8月18日清晨,在庆阳市镇原县郭沟圈村便民服务点门前,几位村民在一起拉着家长里短,满脸笑容地对前来开展用电检查的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台区经理陈发明说道。
“用电上的事,大伙尽管给我打电话,就算是周末和假期我们也都有值班人员,随时都能到。”陈发明一边笑着对村民们打着招呼,一边顺手拿着王大爷的手机为他查看当月电费。
在镇原县19个乡镇,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以“村网共建”为纽带,把服务窗口搬到村民家门口,在每个服务点配备便民服务卡,上面登记台区经理联系电话,村组微信群二维码,村民只需拨打电话,或是直接在村组群里发个消息,台区经理随时回复,限时办结,实现供电服务渠道入村入户,客户办电无需出村。
62岁的刘德文老人,体弱多病且独自居住。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新城供电所在获悉其家中开关频繁跳闸后,即刻派员携带工具赶赴南徐村老人家中,提供志愿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对各个房间逐一排查,最终发现老人卧室插座线路外皮破损,当即进行绝缘处理,并耐心地为老人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刘德文老人满心欢喜地说道:“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好得很,帮我解决了用电难题,让我感受到了有人关心和照顾的温暖。”
据了解,为更好地服务留守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该公司精心建立特殊用电群体台账,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全年开展上门志愿服务120余次,将惠民服务的温暖精准送达老百姓心间。“村网共建”在供电公司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且温情的连心桥。
便民服务点的“温度”,藏在工作人员的日常里。如今在镇原辖区,19个便民服务点如同19枚银钉,将电网与民心紧紧铆合,它们是台区经理每日穿梭几十公里的足迹,更是“人民电业为人民”最朴素的注脚。
下一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将继续以“村网共建”为抓手,不断完善机制,加强过程管控,在共建服务机制、共筑服务网络、共搭服务平台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以“小驿站”做实“大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电力担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