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0日电(杨苗苗)近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温台作业区的秋老虎势头正猛,太阳刚爬上山头,气温就直往上蹿,黄土坡蒸腾起白烟,空气里一股焦煳味。生产保障大队15人已集结完毕,配合岭14转中心站,要啃下环551-61至里480井场一段1100米注水管线更换的“硬骨头”——这段管线多处“带伤”,严重影响注水效率。
挑战明摆着:全程上坡!单根管线长10米、重300公斤!高温、陡坡、时间,三重压力扑面而来。
岭14转中心站副站长李广华第一个到场。安全帽下,红工衣已被汗水洇湿了一片。“抢一分钟,就多一分钟保产!”他扫过待换的管线和陡坡地形,声音干脆,“任务重,难度大,安全、高效,必须拿下!”一声令下,人员迅速动起来。李广华来回检查工具,协调分工:“一组负责搬运管材!二组清理作业带!三组准备焊接!动作快!”
上坡搬运是第一道难关。沉重的管材在陡坡上挪动异常吃力。“稳住!抬到位!”李广华俯身抓住管端,率先发力。老队员们应声跟上,手抓肩扛,“一、二,起!……稳住,走!”号子声里,脚下黄土烫人。李广华一边用力,一边紧盯安全:“注意脚下!重心放低!”
上午9点刚过,气温已飙至30℃以上。汗水很快浸透了件件红工衣,李广华的后背湿透一片,汗珠顺着帽檐往下砸。看到老队员张波喘得厉害,他接过旁人递的水塞过去:“张师傅,喝口水,缓缓再干!”大家抓紧补水,清凉转瞬就被热浪吞没。
管线对接是质量关键。李广华和技术负责人紧盯着每一处接口。“这里再调一下,角度差一丝都不行!”他指着接口处,语气不容商量,“坡上对接,必须严丝合缝,确保焊接一次成!”操作人员眯着被汗水糊住的眼睛,在他的指挥下反复调整,直到分毫不差。
焊接在烈日下进行。焊工们蹲在滚烫的地面,焊枪稳稳推进。焊花飞溅,热浪翻滚。“手要稳!焊道要饱满匀实,得扛住压力!”李广华在一旁监督,不时提醒。看着焊工汗如雨下,他默默递上拧开盖的水瓶:“多喝点水。”
正午12点,热浪凶猛。大家在临时遮阳棚下轮流扒拉几口饭。李广华边吃边布置:“下午那段陡坡最难啃!陈玉山,你带几个力气大的师傅主攻!其他人做好衔接!”简短几句,任务明确,大家抓紧恢复体力。
下午2点,攻坚最陡峭路段,李广华肩头顶着管壁:“兄弟们,最后一根!一、二、三,起!……上!”号子声再次响起,众人牙关紧咬,合力将沉重的管线一寸寸推上陡坡。后续的组对、焊接在李广华的协调下快速推进。
傍晚6点30分,最后一道焊口完成。持续12个多小时的管线更换任务终于结束。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李广华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现场响起一片沙哑的欢呼。“这一天,累也值!”队员们相互击掌,声音里透着痛快。
夕阳给黄土坡镀上一层金红。李广华和弟兄们望着焕然一新的管线,累得肩膀都耷拉了,笑容却格外舒展。红工衣上的汗渍结了白霜,在余晖里亮晶晶的。远处抽油机“咣当、咣当”的节奏,稳稳地响着,像在给这群石油汉子稳稳地鼓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