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中新武威观 | 麦田复种向日葵 凉州探“一地双收”致富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15:5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1日电 (王润)一茬未歇二茬谋,仓廪丰盈笑语悠。夏粮归仓的喜悦还未散去,田间地头又翻涌起新的生机。在凉州区武南镇鲁子沟村,翠绿的向日葵幼苗整齐排列在麦茬地里,叶片舒展,迎风摇曳。种植户张兴铁正在试验田里,仔细查看移栽的向日葵苗长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凉州区武南镇鲁子沟村移栽的向日葵苗长势喜人。王润 摄

  “我们今年分别在武南镇、高坝镇流转土地约300亩,用于复种食用向日葵。地里现在种植的是武威天马农业公司培育的新品种T6088,这种葵花生长周期大概是100天,前期通过温室育苗提前25天左右,与夏收小麦实现了错峰种植。现在葵花苗长得很好,预计九月底就能收获。”种植户张兴铁介绍说。

  张兴铁算了一笔经济账:“平均亩产约2000到2200个葵盘,成熟后亩产能达到500斤左右,能增加收入2000余元。葵花成熟后可以当鲜食向日葵卖到本地市场,也能作为商品葵花籽卖到新疆‘’内蒙古等地。如果今年这种模式试种成功,明年将继续扩种。”

  另一边的试验田里,无人机正在向日葵田上空进行植保作业,均匀的雾化农药随风洒向田间。为保障复种成功,武威天马农业科技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育苗土壤消毒到无人机植保作业,每个环节都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同时,为“向时间要效益”,在小麦收割前便启动温室育苗,麦收后立即整地移栽,抢回20天生育期缺口。目前,全区300亩麦后复种向日葵试验田长势良好。

图为农户查看向日葵苗长势。王润 摄

  复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据了解,栽苗期可吸纳3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日增收100元。

  今年以来,凉州区科学谋划、提早布局,通过创新种植模式,积极指导农业企业在各乡镇设立示范试点,采用温室育苗等现代农业技术,巧妙利用夏收后的时间差,在麦茬地复种食用向日葵,优化种植结构,助力农民增收,提升土地产出效益。

  “麦葵轮作”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探索。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技术标准,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让“一地双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