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甘肃天祝乡村产业多“点”开花:让民众增收有“盼头”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9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图为5月8日,“爱心理发室”的理发员张小芳为村民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戴文昌 摄

  中新网甘肃武威5月9日电(戴文昌)甘肃省“解码陇原新乡村”大型全媒体宣传采访活动8日走进甘肃武威市天祝县,众多媒体人身临其境体验陇原乡村的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了解乡村治理水平和乡村产业发展过程,感受乡村振兴。

  秀杰村是2016年天祝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之后建立的移民新村,这里生活着来自天祝县9个乡镇的农牧民420户2007人。

  秀杰,藏语意为富饶的草原。走在美丽的秀杰村,村民文化广场里的迎春花已悄然绽放,漂亮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庄侧畔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整齐排列,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图为5月8日,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的主题广场。 戴文昌 摄
图为5月8日,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的主题广场。 戴文昌 摄

  在秀杰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民文化广场、文化舞台、消防环卫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村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

  秀杰村党支部书记王正丁告诉记者,该村动员352户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176座食用菌棚,户均年增收1.2万元。将全村217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力发展藜麦、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建成1299亩藜麦种植基地、88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各一处。还先后动员13户农户开办了小超市,10户农户成立了家庭农场,并输转富余劳动力541人次,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基本实现“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就业”的发展格局。

  在秀杰村村民王世芳的食用菌棚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2022年,她承包的食用菌温棚达到25座,年收入逾30万元。

图为5月8日,秀杰村村民王世芳在食用菌棚里摘香菇。 受访者供图
图为5月8日,秀杰村村民王世芳在食用菌棚里摘香菇。 受访者供图

  “从2018年开始种植食用菌,现在承包了20多座棚,是食用菌让我们家走上了致富路。”王世芳告诉记者。

  三年来,26岁的张小芳是秀杰村“爱心理发室”的理发员,她每周星期天准时开放理发室,为村民免费提供理发服务,还经常主动上门为常年卧床、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理发。

  走进距天祝县城35公里的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畅通的水泥路,沿途草木葱茏,房屋外墙整齐划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炭窑沟村平均海拔高度2860米,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共356户1346人,耕地面积7388.09亩,草原面积5500亩。

  抓喜秀龙镇镇长程科年介绍说,近年来,炭窑沟村先后拆除废旧棚圈250余座、残垣断壁2400米,清理房前屋后垃圾620余吨,为美丽乡村建设留足空间。通过多渠道、有特色、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拓宽民众增收渠道,产业发展多“点”开花,还带动民众办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让“钱袋子”鼓起来,民众增收有了“盼头”。(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