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今日头条> 正文内容
“黄河蓄水池”甘肃玛曲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逾37万亩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4日 17: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社兰州5月14日电 (丁思 田鹏鹤)历经十多年实践,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探索出一套适合高海拔、气候寒冷等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沙化退化草原治理技术模式。

  据玛曲县自然资源局14日介绍,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7.19万亩,治理“黑土滩”型退化草地122.52万亩,草原植被盖度达98.4%。当地土地持续沙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沙化面积不再增加,趋于稳定状态。

2024年5月,玛曲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对该县欧拉镇欧强村阻沙林带建设试点项目治理情况进行介绍。九美旦增 摄
2024年5月,玛曲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对该县欧拉镇欧强村阻沙林带建设试点项目治理情况进行介绍。九美旦增 摄

  玛曲藏语意为“黄河”,是中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黄河源于青海,而成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流经玛曲县境内433公里。其境内孕育众多河流及湿地,年均补给黄河水量占黄河源区总流量的58.7%,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访了玛曲县欧拉镇欧强村等黄河沿岸阻沙林带治理点,还未全部返青的牧草在风中摇曳,人工种植的高原柳已长至1.5米高,远远望去,草原仿佛披上了一层外衣,头顶不时有鸟类疾驰而过,一派生机盎然。

  “几年前,这片土地还是沙土肆虐、寸草不生。”玛曲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马春林1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玛曲草原出现不同程度沙化退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一到冬春季节,漫天的沙子吹得眼睛睁不开,嘴里都是。”马春林说,玛曲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植物生长期短,自然条件严酷,可借鉴的沙化治理技术措施少,导致沙化治理难度大,效果难以持续巩固。

2023年11月2日,航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九美旦增 摄
2023年11月2日,航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九美旦增 摄

  马春林说,2021年以来,该县实施了一大批沙化退化草原治理项目,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和项目实施,总结编制了《玛曲县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规范》,针对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原采取“整地+机械沙障固沙+植灌+草方格+施肥+土质改良+封育”模式,以及育成草皮全覆盖等沙化治理模式,沿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有效改善。

  马春林说,通过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当地治理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优良牧草比例和草原初级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玛曲草原向黄河补给水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出境水量十年增六成。(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