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2日电 (王璟)近日,在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洪祥村养殖户李彦山的鸽子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整齐的鸽笼映入眼帘。李彦山正在给鸽子喂食,查看乳鸽的生长情况。
据了解,李彦山从2014年就开始养鸽子,丰富的经验让他成了洪祥镇上的一个“活宝”,时不时会有周边的村民找他去交流“养鸽经”。
李彦山介绍说:“我养鸽子已经10年了,最多的时候养了近5000只鸽子,现在存栏有4000余,有些想养鸽子的村民也会过来找我买种鸽,年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对于现在的收入,我也是比较满意的。周边的村民也会时常过来交流‘养鸽经’。”
甘肃天泉绿洲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凉州区洪祥镇一个较大的肉鸽养殖企业,现鸽存栏2.4万羽。公司按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标,逐步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连接机制,带动周边群众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通过“投母还雏”的方式向农户提供种鸽,然后保价回购乳鸽,从而带动农户养殖。
“肉鸽养殖一直是洪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我们通过建设肉鸽养殖产业园,提高全镇鸽子养殖存栏量,积极打响‘洪祥乳鸽’品牌,把特色肉鸽养殖打造成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洪祥镇肉鸽饲养量达到6.2万羽,年出栏37万羽,产值可达到200余万元。”凉州区洪祥镇政府副镇长徐福基说。
为做大做强肉鸽养殖产业,洪祥镇积极培育养鸽主体力量,鼓励现有养鸽合作社、养鸽户不断完善养殖基础设施,扩大养殖存栏量。因村施策实施肉鸽养殖提升工程,每个村充分利用闲置学校、废旧房屋等闲置场所,通过简易改造,组织有养鸽意愿的农户饲养肉鸽,拓展增收空间。争取每个村通过示范带动五分之一的农户进行肉鸽家庭养殖,为群众插上增收致富的翅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