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首次出版亮相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4日 2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社兰州1月14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简牍博物馆14日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四家单位联合编著的《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外公开出版发行。

  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古文献被发现之后曾屡遭劫难,大量珍贵文献甚至流失海外。

  2023年1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将分藏各处的“四大发现”相关古文献荟萃一堂。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展品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四大发现”主题古文献展,也是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院、档案馆之间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整合优质文化资源的一次圆满联动和创新探索。

图为新出版图书《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 (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为持续发掘“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的价值,四家主办单位依托此次展览出版图录——《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

  该图录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系统介绍“四大发现”相关古文献的发现历程、记载内容、流传故事、关联人物、修复保护、研究成果等,清晰展现相关典籍文物的外观形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重点揭示它们对涵养文化情怀、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对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价值。

  甘肃简牍博物馆介绍,“四大发现”相关古文献展示了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改革创新、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发展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揭示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重要支撑。它们的发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促进了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清内阁大库档案学“四大显学”的诞生。(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