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金昌市:以“文化+”载体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2日 11:07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区、多元文化交汇区。近年来,金昌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文化润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不断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内核,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创作”,百花齐放唱团结

  坚持文艺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挖掘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市委统战部协同市文联策划举办“梨花诗会”,在梨花盛开的季节,深入县区乡镇,围绕梨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题材,采取诗歌创作、朗诵、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精心创作,讴歌时代,以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族团结的力量。著名西部诗人赵兴高激情创作诗歌《同心结》,“看呐,我的少数民族兄弟,我的少数民族姐妹,都在你火红的青春里闪光!”作品在多平台发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鼓与呼!

  2024年2月,金昌市委统战部牵头举办了甘青新蒙四省(区)八市(州盟)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书画展,共展出书法、绘画作品120余幅。作品或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或隽秀飘逸、轻盈洒脱,充分彰显了各族儿女踔厉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和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愿景。

  市县区通力协作,依托文化发力,纷纷打起“曲艺牌”,“文艺牌”。永昌县广泛征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词72篇,制作出MV《永唱同心圆》。编排完成小戏小曲《同心共创新未来》。深入挖掘历史遗产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元素,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涉及文物、非遗、美食等方面的永昌文化故事,促进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

  金川区举办“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石榴花开艳金川”专场文艺演出、百姓大舞台、城乡融合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等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创新创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红色情景剧、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不断扩大民族团结影响力和带动力。

  “文化+场馆”,共聚一堂颂团结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镍都金昌历史在这里绵延千载,民族团结乐章在这里响彻百年。筚路蓝缕,石榴结磐,红西路军在这里奏响战斗号角,各族儿女在这里凝聚伟大力量。人民江山,江山人民,民族大融合在这里长歌起舞,新兴产业链在这里谱写新篇”。在新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金昌馆里,讲解员正在充满激情地讲述着金昌大地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

  为扩大文化在民族团结中的感染力量,省民委大力支持,金昌市与金川集团地企协同,建起一座崭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展馆按照金昌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贯通、金昌民族团结与金昌工业特色相贯通、金昌发展与各民族共融相贯通原则,精心布展,风格多元,特色突出,成为金昌市干部群众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地。市委统战部还对全市导游讲解员培训全覆盖,对8家A级以上的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全面检查,对讲解词、导游词进行深度梳理、修订把关,让讲解词、导游词成为客观反映和生动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的媒介。

  金川区镍都开拓者纪念馆获批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永昌县将县博物馆、焦家庄民俗博物馆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金川集团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投入大量资金,把金川科技馆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各个展馆内,大家共聚一堂,感悟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不易,共话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愿景。

  “文化+符号”,凝聚认同绘团结

  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向心力和影响力,市委统战部开展金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标识征集活动,联合市作协、市音协创作金昌市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曲《同心结》,标识和主题曲突出全市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美美与共、共同奋斗的鲜明主题,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强烈的时代感、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金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题。

  金昌市民族团结标识基本图形由石榴、山脉、矿藏、地下水系等元素演变而来,图案部分突出金昌首字母“JC”,“J”由石榴造型演变而来,寓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C”由石榴叶演变而来,寓意为绿色金昌、全国文明城市,山脉造型融入龙首山的轮廓,体现金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以及缘矿兴企、因企设市的历史。

  “文化+旅游”,山情水韵赞团结

  金昌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是沟通东西的锁钥,与青海、内蒙古山水相连,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风云际会的舞台。金昌积极依托山水相融的自然优势和厚重淳朴的历史人文资源,聚焦山水底色、生态绿色、人文特色,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突出以文化为媒,扣紧各民族同胞情感纽带。

  2024年5月,2024“奔跑吧少年”“镍都红石榴杯”西北五省区儿童青少年轮滑联赛暨甘肃省轮滑联赛在金昌开幕,来自西北五省区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土族等各民族青少年选手和家长近1100人欢聚镍都金昌,以体育运动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近相识相知,生动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深厚内涵。

  2024年8月,由金昌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团市委联合主办的“逐梦新时代 童心向未来”“镍都红石榴”暑期夏令营活动在金昌举行,阿拉善、酒泉、嘉峪关、武威、金昌等市(盟)的55名青少年及各地领队老师等60余人参加活动,沉浸式体验和参观学习让各族青少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交流体验和融情实践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市文广旅部门以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文旅融合为核心内容,举办传统戏曲展演、景区巡游、大型篝火晚会等主题活动,力促各民族交融交流,相近相知。永昌县、金川区充分利用“五一”黄金周、“5.19”中国旅游日,“10·1”黄金周,精心策划推出“火星1号基地”研学游、文艺演出、小戏小曲展演、皮影戏等演出活动数十场;在“四月八”民俗文化节,永昌县邀请周边各族群众,开展商品促销,举办“火红民俗·激情永昌”多民族大型篝火晚会,让各族群众在旅游、文化活动中唱响主旋律、增进凝聚力。

  “文化+楼宇”,潜移默化讲团结

  楼宇是居民每天出入的必经之路,是最能体现居民群众平时生活的一个公共区域,是体现城市文化,彰显文明的重要窗口,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载体。金昌市坚持“一楼宇一风景、一楼宇一主题”的原则,将团结进步的精神嵌入其中。56个民族,56个兄弟姐妹,特色浓郁的画面在一处处楼道中映入大家的眼帘,让人心情愉悦。从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刺绣技艺,再到壮族的山歌旋律,一幅幅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绘制作品,如同流动的民族风情画卷,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时代主题,融观赏于教育,让人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与幸福。

  金川区18号小区1栋、9栋居民们最有感触,居民们说以前看到脏乱的楼道心情都是乱糟糟的,后来经过改造楼道,墙面干净整洁了,现在社区用美术装饰楼道,有一种温馨自然的感觉,整个楼道散发着满满的文化气息。

  “文化+景观”,有形有感促团结

  为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氛围,金昌市在龙首新区核心位置,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以龙首湖为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传统的“石榴”剪纸纹样为设计主题,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工业文化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共打造5组景观小品和3座景观雕塑,形成民族团结创建有形有感重要载体。

  其中的互动景观小品颇具特色,各族群众可以在欣赏湖光美景的同时,转动滚轮进行互动。八面棱柱上详细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四个共同”的深刻论述,并精选了凉州会盟、西域都护府和敦煌文化等民族团结故事,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受到民族团结文化的熏陶。

  为以点连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金昌市还将龙首湖主题公园和紫金苑景区链接起来,延伸打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长廊”。长廊全长2.1公里,一路设置多个主题景观、民族团结系列墙绘和56个民族卡通娃娃。人们进入这个长廊,所到之地,满眼尽是民族团结之画卷,处处沐浴民族团结之春风。

  世界500强企业金川集团发扬地企合作精神,积极响应,大量投入,将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让全体职工、广大群众在有感有效、可触可及的熏陶中将民族大团结的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