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侨务工作以凝聚侨心、维护侨益、激活侨力为抓手,坚持“把好一条线,搭好三个平台,建好三个家”的思路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动侨务工作走深走实。
把好“一条主线”聚共识。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侨务工作首要任务,围绕“根、魂、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在凝聚共识上聚焦发力。通过理论宣讲、政策培训、“联学+巡听”会议等方式,组织侨界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涉侨政策法规,先后举办理论政策培训班3期,选派2名归侨侨眷代表参加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召开侨胞侨属座谈会议4场(次),号召全县师生踊跃参加第24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共计76人斩获奖项,不断增进了侨界人士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有效汇聚了同心同向同行的强大合力。
搭好“三个平台”夯基础。坚持把平台搭建作为侨务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工作制度、活动开展、侨益维护上聚焦发力。健全工作制度平台,建立健全侨情动态管理、学习联谊、联系走访等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侨情普查摸底,及时更新侨胞侨眷名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名册、困难侨户名册等一整套侨务工作台账,动态掌握侨情,确保侨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打造活动交流平台,依托“侨胞之家”平台,定期开展涉侨政策法规宣讲,组织侨界人士参与马铃薯产业链发展调研、文旅康养“看梯田·浪庄浪”乡村体验游等活动,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节点,组织开展书画展、摄影展等文艺演出活动,不断增强侨眷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法律保障平台,立足“侨胞之家”平台,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对接机制,联合县法院、检察院设立以侨联为调解组织的调解平台,聘请专业调解员,常态化开展涉侨纠纷受理和调解工作。同时,整合法律援助中心及律师事务所等资源,打造法律宣传角,开展宪法、民法典、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讲座进校园、进乡镇(社区)活动,全力营造知侨法、懂侨心、护侨益的和谐氛围。
建好“三个家”强作用。坚持把侨界作用发挥作为侨务工作目标任务,在阵地建设、爱心服务、宣传推介上聚焦发力。打造“全能之家”,在归侨侨眷及留学生人员相对集中、侨情资源丰富、基层基础扎实的西街社区建立“侨胞之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其扩展成议事厅、大讲堂、阅览室、书画室等多功能阵地,使“侨胞之家”与社区“红石榴”驿站等相互融合,打造成真正的“全能之家”,激发侨胞“想家、回家、恋家”情结。营造“温暖之家”,深入开展“暖侨行动”,依托“侨爱心·光明行”等活动,加强与侨眷的联系沟通,了解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组织开展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定期走访归侨侨眷,为归侨侨眷提供暖心服务,积极对接“学海行舟公益基金”开展“侨暖青衿·同心助学”捐赠活动,为全县54所中小学捐赠价值40余万元的教学物资。构筑“精神之家”,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系统推进侨胞能力培训,提升建言献策质效,增强侨胞政治自觉。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 周年之际,拍摄“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短视频,通过华侨的桥梁纽带作用,向海内外侨胞宣传庄浪苹果,推介销售庄浪苹果,进一步提高庄浪苹果知名度,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