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为世界海拔第一的高铁隧道群做通信网络深度“体检”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2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2月11日电 (王光辉 胡阳)“无线通信网络对指挥列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2月初,在兰新高铁金瑶玲隧道内,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通信段工长张永程和同事们对高铁隧道内的通信网络做深度“体检”。

  张永程介绍说,该隧道地处祁连山腹地,隧道全长5106米,海拔超3600米,是世界海拔第一的高铁隧道群,冬季最低气温低至零下35℃。无线通信网络在长大隧道和地面完全不同,当前正值春运返程高峰,保证隧道无线通信网络正常极为重要。

2月初,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通信段工作人员在兰新高铁金瑶玲隧道内检查通信网络信号。胡阳 摄

  “检查一下氧气瓶,把工具都带上。”作业负责人郭鸣霄再次确认,带上场强测试仪和年仅22岁的周义等4人,他驱车前往作业地点金瑶玲隧道。

  到达作业地点,“天窗”开始后,整个隧道里漆黑一片,通信工周义手举天线,缓慢向前移动,工长张永程跟在后面,盯着挎在他肩膀上近30斤重的场强测试仪仪表屏幕,在密密麻麻的波形图数据中捕捉安全隐患的“蛛丝马迹”。

  周义一边缓慢转动天线,一边抬头端详隧道壁上的漏缆卡扣有无松动。“这条整齐卡在隧道壁上的电缆有别于普通电缆,它上面有很多‘小孔’,相当于隧道外的信号铁塔,无线信号就是通过这些小孔发送至行驶的列车上。”周义指着隧道壁上被橡胶外套包裹的漏缆介绍说。

  “隧道有多长,漏缆就有多长,每隔1米左右就有一个漏缆卡扣,我们在测试无线网络的同时,还要对电缆卡扣同步检查确认。”靠着头灯微弱的光,他们走几米,就停下来转来转去检查,走走停停,时而抬头检查漏缆卡扣,时而低头看着仪表屏幕分析数据,没有过多交谈。

图为工作人员在深夜的隧道检查。胡阳 摄

  “白天跑车,我们只能在夜间进行检修。”周义感慨说,无线信号看不见也摸不着,要准确测出它们的性能,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心。

  列车通过金瑶玲隧道只需约1分钟,然而他们每个晚上需要140分钟去检查确认无线信号。10年以来,他们负责维护的兰新高铁浩门至民乐127.27公里的铁路区间通信安全从未出现失误。

  春运返程还在继续,通信段的工作人员用无数次无眠的坚守,续写着“连续10年安全零失误”的优异答卷,守护旅客出行的“安心路”。(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