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渭源借科技之力,传统产业如何“链”接新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15:0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12日电 (张婧 马富平)当下,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实力强盛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业发展的兴衰。定西市渭源县清晰洞察这一时代趋势,将改革与创新当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

  2024年,渭源县在科技投入方面毫不含糊。财政用于科技支出高达6098万元,积极争取到科技项目资金1048万元,紧锣密鼓地实施重点科技项目22个。值得一提的是,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1亿元,科技创新指数更是跃升至96.15%。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彰显出渭源县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作为。

  从产业成果来看,该县26家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大显身手,研发生产出“药食同源”大健康系列产品50种、中药配方颗粒546种。马铃薯企业也不甘落后,研发生产出“定西宽粉”和马铃薯鲜食系列产品39种。中药材、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56亿元、32亿元。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渭源衡顺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操作设备进行中药材包装。马富平 摄

  甘肃渭水源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堪称渭源县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该企业毅然以“强科技”为突破口,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强化科研力量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正因如此,企业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甘肃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24年,其完成产值成功突破2000万元,顺利跻身规上企业行列。

  公司总经理秦飞透露,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全力攻克渭源中药研发创新以及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已建成药食同源生产线3条、自动化包装生产线2条,开发出中药袋泡茶、超微饮片、破壁饮片等中药大健康系列产品8个,初步构建起覆盖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多层次工业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甘肃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操作设备进行生产作业。王亚雄 摄

  渭源县的实践清晰表明,科技创新对新型工业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渭源县不仅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更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