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景泰县打好“四张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 11:05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近年来,景泰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好“四张牌”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出新出彩。

  紧扣“铸牢”主线全面部署,打好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牌”。一是整体布局强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一加强、二上升、三保持、四健全、五提升”,着力实施“十个一”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十促”活动,打造各类示范点30余个,市级以上命名25个。二是立足优势重融合。以G338、G247、S217、S101、S315沿线为依托,紧紧依靠景泰县交旅融合、发展路衍经济的布局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工业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农业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五带特色示范点和“魅力景泰”中心示范区,夯实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基础。三是常规工作树品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5个,通过实物、图片、实例展示讲好民族故事、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组织开展研学参观活动1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000余人(次)。动员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实践活动,申报重点研究课题6个,一般研究课题18个,涉及校本教材开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实践研究等,极大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水平。

  搭建“多样”活动平台,打好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牌”。一是精心组织系列宣传活动。常态化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动员社会各界、各族群众自觉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来。通过文艺演出、实地展览、现场签名、公益服务等形式,切实营造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多媒体、多平台、多渠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二是部门携手讲好团结故事。景泰县委统战部、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教育局、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共同携手,打造微信、微博、抖音公众号网宣矩阵平台,生动形象地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实践成果,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大众化、立体化的线上线下宣传教育传播格局。组织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次。三是构建宣传教育传播矩阵。开通民族团结进步公交示范专线11条,营造万屏点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氛围。衔接各级媒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其中《移民村民族情:互助种养殖“谁也离不开谁”》《多民族“大家庭”安居记:互帮互助让日子越来越好》《守望相助 手足情深——景泰川多民族聚居区共同奋斗共同发展记事》等典型事迹在中国民族报、中国新闻网、甘肃统战、白银统战发布,点击量过百万,产生较大影响。

  开展“嵌入式”特色创建,打好民族团结进步“惠民牌”。一是编制规划连片发展。在红水镇、漫水滩乡、芦阳镇“三乡(镇)七村”开展红石榴各民族互嵌式协同发展连片创建工作,通过衬砌渠道、硬化道路、配套路灯、健身器材配备等,打造“产业成片、居住相嵌、文化共享、联谊帮扶”的红石榴互嵌式片区,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构筑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二是创新模式助农增收。漫水滩乡红溪村以“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10座,当季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万元。芦阳镇条山村以“村集体+合作社+群众”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带动280户农户增收致富。永乐村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为契机,深化经济交流,动员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建成5万方蓄水池一座,配套高效节水灌溉2240亩,每亩增收200元。

  开展“精准”文化浸润,打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牌”。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永泰龟城、五佛沿寺、索桥黄河遗址等历史遗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坚定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二是深入推进“三项计划”。丰富拓展平台载体内容,深入推进“三项计划”,规范A级以上景区导游词,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引导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和睦相处。三是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加强对各民族公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四是完善教育培训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宣传教育培训,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促进民族团结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上来。五是完善舆论宣传网。大力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活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