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1日电 (马豆豆)近年来,陇南市康县铜钱镇立足镇情实际,抢抓政策机遇,以“五大工程”为引领,以“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提升行动为抓手,以“五美康县”建设为目标,聚焦“三个共同”促振兴工作任务,围绕“一线三流域”产业整体布局,创建了“党建+茶叶产业”模式,逐步实现产业品质美、产品价格优、品牌效益好、群众收益高的产业发展目标。茶叶产业不仅为铜钱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时下正是茶叶采摘季节,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一些村民还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针对茶叶产业收益不高、带动就业不强等难题,铜钱镇党委、政府另辟捷径,走出了村企“联姻”新模式。在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依托康县云山茶业有限公司,联合铜钱坝、双河等12村组建铜钱镇茶叶产业发展联合党支部,引领597户茶农共同发展茶产业,实现了支部建链、党员嵌链、农民富链。同时,镇妇联组建230余人留守妇女务工队,统一调配管护、采摘,村集体、茶农、务工队按比例收益,既解决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提高了群众收入。
在“党建+茶叶产业”机制中,参与各方紧密协作、各司其职、抱团发展,逐步形成了“种、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发展联合体,实现了“支部大胆管、茶农放心采、企业专业做,全民共促销”的目标。每年春茶采摘前,联合党支部牵头召开会议,共商采茶、回购、销售等问题,通过联合党支部向村集体派单、村集体向农户下单的方式,既保障了茶农权益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在机制引导下,企业全面做好茶叶收购、加工、包装、新产品开发、销售、品牌宣传推介等工作,村集体和茶农做好茶园管护、茶叶采摘等工作,企业和茶农积极开展电商销售和网络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为茶叶产业注入“数字活力”。
为进一步提升铜钱镇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镇政府积极引导茶企和茶农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参加周边市县农产品展会等方式大力宣传铜钱镇茶叶的独特品质和文化内涵,成功打造了“云山茶叶”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叶品牌,让铜钱镇的茶叶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机制带动下,通过保价收购、按量分红的方式,茶农除了获得所采茶叶收入外,每交送1斤茶另外分红5元,形成叠加收益,累计增加收入200余万元、分红50余万元;镇区及周边留守妇女务工队伍积极参与茶园管护、采摘、加工、销售等工作,企业、村集体、务工人员收益按8:1:1的比例分红,另外每销售1斤茶叶,提成10%返还给务工人员。截至目前,全镇茶业产值从2022年38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700万元,全镇投产茶园由2800亩发展到5200亩,茶叶交送量从38000斤提升到52000斤。
据了解,近年来,全镇高标准管护茶园4800余亩,整治撂荒茶园2900余亩,茶农整体收益较往年增加98.27万元,企业产值增加151.32万元,村集体增收15.54万元,农户分红14.46万元,有效扭转了茶叶产业收益不高的局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实现了企业盈利,村集体创收,茶农持续增收的发展目标,有力推动了全镇茶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明前茶已进行采摘加工,订单供不应求,预计今年全镇鲜叶采摘量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茶农收入显著提升,真正实现“小茶叶变大产业”的目标。随着采摘工作全面展开,茶叶加工厂也开足马力,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将新鲜茶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炒制成优质茶叶,不仅本地畅销,还远销周边省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铜钱镇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下一步,铜钱镇将继续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以组织“共建”为基石,资源“共联”为引擎,产业“共富”为目标,最大程度带动乡村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充分集聚,持续探索巩固村企合作机制成效,建立发展共谋、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村企合作模式,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