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以绿作笔绘就黄河“几字弯”生态新景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12:0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6日电 (张鹏飞)3月,草木初萌。站在南梁油田观景台放眼望去,中国石油红色南梁林24.9万余棵红叶李、云杉、油松树迎风劲舞,长势喜人。而在不远处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梁四转中心站,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为井场油井生产提供绿色电能。这是采油二厂贯彻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生产区。采油二厂作为在甘国有大型能源企业,成百上千的生产场站、油气水井和数千公里的油气管道分散镶嵌在黄河“几”字弯中,守护黄河清流成为采油二厂必须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近年来,扎根陇东高原的采油二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留住黄土高原的青绿,守护母亲河的安澜。

  建一个油田,美一方山川;修一座井站,增一片绿色。据资料表明,树木每年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就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采油二厂通过密植“碳汇林”,扩大“碳汇库”,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

  “近年来,我厂在庆城、华池、马岭、南梁等油区启动绿色矿山、碳汇林、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建成大型碳汇林基地达80万亩,形成了南梁林缘区、华池水缘区、西峰农缘区、马岭老油区四种‘生态保护模式’,实现了减少碳排放、净化空气、保育水土等多重效益。”该厂生产保障部李伟说。

  绿色发展,“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采油二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积极探索黄土塬环境下科学有效的清洁生产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伴生气回收利用、采出水有效回注、措施返排液、污油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等一系列环保技术,从源头入手减少污染,实现了“废气不冒、废液不漏、固废不留”。

  “宁可少产油,也要确保环境安全。”温台作业区一次性封堵退出油水井22口,为生态“让路”,25口长关井彻底退出环县粮食畜牧主产区,确保环县木钵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区居民饮水安全。近五年来,累计对1个自然保护区、14个水源保护区内184口油水井、15座站库完成封堵、拆除,植被恢复土地868亩。

  春耕时节,在庆阳气田庆6集气站建设现场,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产能建设地面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今年6月份,随着设计处理能力100万方集气站库的建成投运,庆阳气田的日采气能力和保供能力将大幅提升。

  以“气化庆阳、造福老区”为己任,党的十八大以来,采油二厂置身我国能源消费变革大局,落实油田公司加快发展战略要求,坚持油气并举,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庆阳气田集中评价和规模建产,实现了庆阳气田的高效开发。先后建成投产6座集气站,全力做大“气”文章,成为长庆油田天然气资源重要接替区和产量储备区。

  截至目前,庆阳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达到20亿立方米,相当于满足666万户家庭1年的天然气量,按同等燃烧值热量的燃煤计算,相当于减少了2354万吨二氧化碳,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打赢蓝天保卫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逐“绿”而行,向“新”发力。采油二厂通过推进“光伏+”运行模式,构建“油、气、风、光、热”多能互补融合的新能源格局。截至3月20日,全厂光伏日发电量突破25万度,装机规模达到41兆瓦,年发电能力5750万度,折合标煤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

  在西峰采油三区“智能、低碳、高效”示范井站,充分利用井场闲置土地资源,建成装机总容量52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72.8万千瓦时,经济效益36.4万元,减排二氧化碳485吨。在城壕作业区西259中心站、温台作业区岭一联,通过在储罐内加装不锈钢盘管,利用三相分离器分离来水的余热作为热源进行盘管换热,实现余热应收尽收的同时,降低加热炉的负荷。“通过利用采出水余热,每年能节省伴生气28.58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987.8吨。”工艺研究所新能源技术室张宇说。(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