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三大关键词助力“二次创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11:4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7日电 (王富萍)2025年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成立15年,面对生产环境逐年“贫瘠”的现状,该厂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转型发展,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了“夺油上产”的锦图。

  关键词之一:学习·心与志的交融

  油田公司2025年工作会,打破以往会议的“惯例”,带着清新、务实的“标记”走进千里油区。“能源当量稳中有增,‘大’的优势持续巩固;经营质效稳中向好,‘强’的短板逐步改善;打造‘互融互促’和谐长庆,打造‘共生共荣’和宁长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长庆……”等关键词句成为干部员工热议的话题。干部员工们表示,作为长庆油田公司陇东油区开发的重要力量,必须在“油上产、气增产”的战略中有所作为,为油田公司决胜“十四五”收官,努力把世界一流大油气田建设推向新阶段做出贡献。

  “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部署决策,在镇原油田掀起千层浪潮。在基层,一线干部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全身心投入“二次创业”的征程中;在机关,党员干部组成“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教育宣讲团,走进油区、井站,结合实际解读工作形势目标。

  3月4日,该厂通过1个主会场,11个视频分会场,从成绩、形势、目标、任务、行动五个方面深入、系统学习油田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剖析油田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详细解读采油十一厂二次创业的意义和内涵,深入浅出讲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发展与机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千里油区铺开“春耕图”。 贺洁摄

  关键词之二:转变·思与行的统一

  2025年,采油十一厂提出了“两步走”发展规划,第一步到2026年,二次创业起步阶段,原油生产、风光一体、伴生矿开发“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局面初步呈现,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油气田样板,转型发展战略布局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30年,二次创业引领阶段,新型能源体系稳健发展,智慧管控技术融入全业务链条,聚力打造智慧、安全、绿色、高效的管理标杆,智慧型综合能源企业全面建成。

  面对新能源发展,风光一体化项目、伴生矿资源成为二次创业的底气等诸多发展优势,采油十一厂按照“上下贯通、责任到人、精准考评”的原则,紧紧围绕“强基础、抓质量、提效率”目标,明确成立注采调整(有效注水)、套损井防治、欠注井治理、措施增产、侧钻更新、探评增储、新井上产、井筒治理提升、轻烃提产“九个工作专班”,针对问题找原因,根据原因定措施,保障各项工作见到实效。

  3月20日,以“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在镇原油田千里油区拉开帷幕。一季度以来,从2口新井获得高产,实现产能“开门红”;到镇平66-1井场在应用水平井吞吐技术后已稳产50天,标志着该厂在镇252水平井区实施的水平井吞吐工艺成功率达到100%,低产井稳产增效成果显著;再到研究分析镇四联、镇二联、孟52区域等5个片区的轻烃提产潜力……跳动的数据就是最有力的“知行合一”最有力的佐证。

图为采油十一厂干部员工全力以赴忙上产。 贺洁摄

  关键词之三:探索·软与硬的和谐

  2024年以来,采油十一厂致力于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提出了“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顶层设计”,使员工持续收获“收入提升、安全舒心、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清廉安心”五个幸福,用“文化耕心”,激发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弘扬和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庆精神,使采油十一厂成为具有“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心灵归宿”功能的员工精神家园;结合一线基地、井区、班站、井场实际,以创建“绿色、清洁、和谐”场站为主线,把采油十一厂建设成美丽家园;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开展各类文体文化活动、举办温馨生日、退休欢送座谈会等,为员工创造“和谐、融洽、互助”的温馨家园;以“平安油区”建设为主导,完善安全生产、内部治安管理等措施,为员工营造安全、和谐的平安家园;通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勤俭节约、挖潜增效等活动,将廉洁文化知识、观念、价值、规范及其行为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家园。

图为采油十一厂积极开展岗位培训。 贺洁摄

  2025年,在“收获五个幸福”的引领下,采油十一厂各基层单位“五个家园”文化建设如火如荼。该厂将以“文化耕心,凝聚二次创业发展合力”,让“幸福十一厂”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推进“二次创业”新征程。(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