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兰州红古区破题高效农业:羊肚菌“科技大棚”绘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1:0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8日电 (张思成)在兰州红古区一片智能化日光温室内,羊肚菌正撑开蜂窝状的菌伞,演绎着“黑色黄金”丰收交响曲。这里不仅孕育着每公斤几十元身价的珍稀菌菇,更开创了“科技+资本+产业”的现代农业新范式。红古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传统农业在设施化转型中焕发新生。

  近年来,红古区农业农村局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坚持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保障农产品供给、提升效率效益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空间布局和推进先进设施示范带动为重点,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科技创新为关键,大力提升蔬菜产能,积极探索“政府专项债券+社会资本注入+财政资金奖补”等资金筹措模式,坚持用适宜设施农业发展的优质专用品种、现代技术、先进设施武装农业,大力推广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集成配套。在兰州科能生态农业羊肚菌种植基地内,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内,成簇的羊肚菌破土而出,乳白色的菌柄托起褐色的“小伞”,高低错落,褐色蜂窝状的菌帽密密麻麻,参差立于湿润的田土上,散发着特殊的香味,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分级入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红古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凯介绍说,自项目实施以来,支持引导地方支柱企业兰州科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建现代设施农业重点工程项目,投资1800万元建成现代日光温室40座26500平方米,引进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羊肚菌六姝1号、六姝2号、HD-1等品种5个,2024年11月—12月分两批播种,第一批种植的10座日光温室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采收第一茬,现已基本采收完成,平均亩产达500公斤,目前正在通过技术措施催生第二茬菇,还将有50公斤左右的产量,预计亩产羊肚菌550公斤以上。第二批播种的30座日光温室的羊肚菌将在4月初陆续成熟采收。预计今年总产羊肚菌2万公斤,产值达到140万元左右。同时培育农业技术人员15名参与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带动周边农户50多人附近稳定就业。

  当羊肚菌的芬芳弥漫在湟水河畔,红古区用智慧农业的密钥,开启了从“土里刨食”到“科技生金”的质变之路。这场发生在日光温室里的产业革命,正为西北旱作农业区蹚出一条可复制的现代化新路径。(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