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31日电 (魏建军 马丽娜)仲春时节,华亭市策底镇的田垄间翻涌着泥土的芬芳,药农们俯身田间,将一垄垄党参苗从沃土中小心起挖,指尖翻动处,金黄的根茎在阳光下闪烁,编织着山乡的致富希望。
田畴里,刨土、分拣、装袋的动作连贯如诗。药农们粗糙的手掌托着带露的党参,根须上的泥土簌簌掉落,露出纺锤形的“黄金根”——这些被称作“土人参”的中药材,既是药柜里的健脾良药,更是山民们的“致富密码”。种植大户田登奎的竹筐里,党参苗堆成小山:“30多亩地,党参、独活轮作,药材直供定西、陇南的药厂,加上政府每亩400元的补贴,日子比这党参根还扎实!”
作为陇东中药材主产区,策底镇正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参、独活等“黄金产业”锻造成村集体经济的“硬支撑”。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莉望着连片的药田介绍说:“从育苗到深加工,我们正打通‘种植—收购—初加工’全链条,让‘一株苗’长成‘大产业’。”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春日的风拂过田埂,新翻的土地散发着生机。华亭市正依托陇山余脉的温润气候,将中药材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主赛道”。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经营,从传统药田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这片土地上的“黄金根”正深深扎进沃土,以产业振兴之笔,在绿水青山间勾勒出富民强镇的壮美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