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张掖乡村故事|山丹产业发展向“羊”而行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4:40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31日电 (吴玉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张掖市山丹县立足资源优势,持续以“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肉羊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山丹县肉羊养殖历史悠久,是河西走廊的肉羊养殖大县。这里位于北纬38度线最优农产品生产区间,牧草资源丰富,是肉羊的天然绿色饲料,造就了山丹羊肉无腥膻异味、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补中益气的独特品质,是全国羊肉系列的上等佳品。

  割草、喂料、清扫圈舍……在山丹县齐力家庭农场,靠养羊发家致富的张军一边忙碌,一边和父亲算着自家的“羊财”:“今年年底预计出栏700到800只,可收入30万到40万元。”

图为山丹县境内羊在草地上吃草。(资料图)赵锐 摄

  今年40岁的张军,和羊打交道已经有14个年头了,从一开始的几只羊到如今的规模化养殖,发展羊产业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前,我们以零星散养为主,规模小,水平低,效益也不高。现在建成了高标准的暖棚,棚圈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山丹县齐力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军高兴地说,目前养殖场有基础母羊800多只,年产羔在600只左右,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如今,肉羊生产发展方式也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养殖标准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走进老军乡潘庄村养殖场,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羊舍映入眼帘,“咩咩咩”的叫唤声此起彼伏。“我们养殖场目前有2000多只湖羊,通过技术人员定期指导,母羊产羔率和羔羊的成活率有了很大提高。最近我们准备出栏400只左右。”老军乡潘庄村养殖场负责人刘玉财介绍说。

  为放大“山丹羊肉”的地域优势,做强做大羊肉品牌,山丹县开工建设百万只肉羊屠宰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年屠宰肉羊100万只。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用。项目的运营,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肉羊良种化程度,提升羊产业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形成“良种繁育+肉羊育肥+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山丹县优质肉羊生态循环全产业链新模式。

  山丹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吴彪说:“我们将强化政策引导,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畜牧业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念好“羊经”发“羊财”。山丹县立足县域实际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培育壮大五大富民产业,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和标准化示范场区建设,积极主动融入河西走廊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加快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羊产业已成为全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