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2日电 (刘扬)4月1日一早,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生产保障大队巡护一中队的警员们,迎着初升的朝阳大步向深山走去,开始了一天的“暴走”巡线,他们今天的任务是15公里管线巡护。
由于长庆采油十一厂需要巡护的集输管线分布在道路两旁的山间坡头,车辆无法到达,巡线人员只能徒步“跑山”巡护,没有路时,大家就边走边用柴刀和铁锹劈开一条“通道”,陡坡和荆棘丝毫没有影响队员们前进的速度。该厂生产保障大队指导员孙岳江边走边说:“管道事故无大小,一旦发生泄漏,对生态环境、人员安全、生产运行、社会舆论都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据悉,陇东的生产区域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敏感区管线点多、线长、面广,加之易塌方、易滑坡的特殊地质环境,给管道隐患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与“底线”思维,持续完善“隐患治理、运行监控、泄漏预防”等管道风险防控配套措施,实现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全覆盖,持续提升管道运行安全防护水平。
为杜绝因管道泄漏带来的环境污染,保证集输管线安全平稳运行,采油十一厂高度关注巴家咀水源保护区上游污染防治攻坚,对生产区域内所有管道进行了全覆盖步行巡护。据统计,仅一季度管道隐患排查巡护出动1844人次,通过步行巡检走遍了巴家咀水库周边的3500余公里集油管线,整改管道裸露、暗坑等隐患360余项,全力保护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51万民众的饮用水安全。
采油十一厂先后以穿越油区管辖范围内的蒲河、大小黑河重点流域为中心,通过产建配套、油维施工、智能化科技应用等方式,持续对管道泄漏高发、穿跨越、敏感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安全诊断。如今,该厂利用目前高端的油田管道监测系统和浮油在线检测装置,将管道流量、压力、3D流体力学分析融合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管道的数据预处理、多层级泄漏分析、泄漏精准报警、全区域可视化监控和应急远程处置等功能,保证了输油管道24小时不间断智慧监控。目前,该厂已实现对106条输油管线泄漏的实时监测,并远程控制着106座站点、765台电动管线截断阀,确保发生原油泄漏第一时间发现、定位,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切断集输管线防止原油泄漏。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守牢生态环境保护红线,采油十一厂不断加强施工过程人员、材料、质量、验收等过程管理,推广环氧玻璃纤维复合内衬、高密度聚乙烯内衬等成熟内防腐技术,提升管道建设质量和抗腐蚀能力,全面杜绝了生产建设源头隐患,管道泄漏防治工作实现了由“事后处置、被动应急”向“事前预防、主动治理”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