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3日电 (范东栋)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平凉泾川支行凭借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高效的警银协作机制,成功堵截一起疑似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避免了12万元的经济损失。此次事件展现了银行机构与反诈部门在守护群众“钱袋子”中的关键作用。
当日上午,一名客户前往平凉泾川支行柜面要求办理大额取现业务。工作人员在业务核实过程中发现,客户对取现用途表述模糊,言辞闪烁,柜员当即提高警惕,耐心向客户提示可能遭遇诈骗的风险,并建议暂缓操作。然而客户情绪焦躁,坚持要求取现,劝解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紧急情况,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反诈应急预案,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拨打公安部反诈专线96110上报可疑情况。反诈中心接报后立即展开核查,发现客户手机中安装有多款未通过安全认证的高风险软件,且近期存在异常通话记录。当地反诈中心民警火速赶赴网点,与银行工作人员协同对客户进行劝导,并通过案例分析揭露诈骗分子惯用手法。经深入沟通,客户最终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虚假投资”骗局,主动放弃取现。
“此次成功堵截,得益于日常反诈培训的常态化落实和警银联动的快速响应。”泾川支行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行通过强化员工风险识别能力、优化可疑交易上报流程,已多次协助警方阻断诈骗资金流转。反诈中心民警亦提醒公众:当前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凡涉及大额转账、取现或索要验证码等行为,务必提高警惕,可随时通过96110咨询核实。
此次事件中,银行员工的责任心与反诈机制的精准性形成合力,不仅避免了客户财产损失,更通过现场宣教提升了群众的防诈意识。未来,泾川支行将持续深化与公安机关的合作,筑牢金融反诈“防火墙”,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工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