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全国首次采用小飞人带电作业工法更换750千伏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16:1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22日电 (易明星 张文龙)4月18日,在甘肃武威古浪县境内,电力工作人员首次采用小飞人带电作业工法,成功更换750千伏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这也是全国首次完成此类带电作业,标志着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实现“不停电检修”新跨越,为保障电力能源外送通道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实践范例。

4月18日,在甘肃武威古浪县境内,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带电作业技术中心首次采用小飞人带电作业工法,成功更换750千伏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张子墨 摄

  750千伏河白一线起于金昌市河西堡镇河西变电站,止于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变电站,线路全长310.10千米,属于750千伏甘肃河西电网加强工程,线路投运后进一步强化了河西地区的网架结构,为跨区输电通道提供支撑,为甘肃利用周边省份的直流通道输送新能源创造条件,助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电力消纳。

  “同以往的带电作业相比,此次带电作业面临作业时间长、工器具种类多、更换设备重量大等困难,对安全防护、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方式的选择及作业人员的体能要求更为严格。此次带电作业的成功,也填补了国内75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更换合成绝缘子领域的空白。”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南江介绍道。

图为作业现场。张子墨 摄

  此次作业创新采用激光点云技术进行杆塔、导线三维扫描和实景建模,提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作业前,作业人员在培训线路反复进行1:1的模拟演练,持续优化作业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实现本质安全。

  作业中,电力员工采用无人机将两根绝缘绳索挂设在地线上,等电位人员乘坐电动升降装置抵达60米高空进入强电场,地电位人员同步沿着脚钉登塔至横担作业位置。人员到达高空作业位置后,地面电工配合将绝缘拉棒、液压丝杠、卡具、后背保护绳等起吊至高空作业点,由等电位、地电位人员配合完成组装。

图为作业现场。张子墨 摄

  “卡具、丝杠受力正常,申请摘除绝缘子连接”“同意!”作业现场由等电位、地电位和地面人员三方共同配合,摘除旧合成绝缘子落至地面,将新的合成绝缘子起吊至连接位置完成安装,而后拆除后备保护设施和承力工具,全部作业人员返回至地面,作业结束,整个过程持续近5小时。

  据了解,750千伏河白一线当前每天输送电量约2374万度,采取带电检修作业,可有效减少停电时间5小时以上,增加输送电量495万度,相当于49.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按每个家庭日用电量10度计算)。(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