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媒体看兰州新区
中新观陇:兰州新区有何"引才之术" 让"Z时代"奔赴而来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1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图为兰州新区的“湖景房”。(资料图) 丁凯 摄

  兰州新区有何“引才之术”,让“Z时代”奔赴而来?

  中新网兰州3月1日电 (闫姣)在各地迎来招聘旺季的当下,曾人才稀缺的兰州新区,一时之间涌入5.5万余名求职者,其中不乏个性鲜明的“Z时代”。兰州新区有何“引才之术”,能让年轻人奔赴而来?

  兰州新区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设立之初人才总量不足3000人。但据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兰州新区人才总量达到6.5万人,较成立之初增长24.2倍。今年1月27日至28日展开的线上线下大型招聘会,还吸引了台湾女孩、加拿大“海归”等,“吸才能力”由此得以窥见。

图为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双膜大棚内生长的水培叶菜。 (资料图) 魏建军 摄
图为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双膜大棚内生长的水培叶菜。 (资料图) 魏建军 摄

  兰州新区的“引才经”大致可归纳为“硬条件引人”和“软条件留人”。

  兰州新区的“硬条件”显而易见: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处于“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位置;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内辐射六省区,对外辐射中西亚、南亚、欧洲等海外地区……

  上述硬条件成为兰州新区的“引才利器”之一。对一些求职者来说,相比在北上广深等高精尖人才堆里等着被“掐尖”,不如将目光放在发展潜力股兰州新区上,机会更多,平台更广,更能让有才之士大展拳脚,成为这里的“座上宾”“香饽饽”。

  除了硬条件的外部驱动力,兰州新区的内生动力也是作为“软条件”留住人才的因素之一。

  兰州新区从2013年的“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连条路都没有”到渐变为一座“崛起的现代化新城”,营商环境领跑西部、人才产业倍速集聚,并先后获“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等20多项荣誉。

  近年来,兰州新区推出“产才融合”发展之路,境内基本形成十大产业,产业布局进入集群化发展阶段,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企业星罗棋布,绿色化工园区全面投用再添动力,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丰富的岗位,提供人才发展空间。

  此外,兰州新区为人才服务能力日渐提升,不仅搭建平台,连续四年举办大型线下招聘会,还出台引才政策,修建人才公寓,推出住房、就业补贴等“大礼包”。

  同时,兰州新区用“暖心之举”柔性留人。作为新移居至兰州新区的一份子,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们,从2022年虎年伊始,就收到了来自兰州新区的“新年礼包”,还有专车送村民统一前往招聘地解决就业,多措帮助他们在新居稳定下来。

图为2019年6月,建设中的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资料图) 丁凯 摄
图为2019年6月,建设中的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资料图) 丁凯 摄

  兰州新区距离甘肃省城兰州只有60余公里,房价却较之便宜许多,足以吸引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窝在家中,享受“诗与远方”的乐趣。

  在各地开启“抢人才”模式之际,虽有硬条件的外力加持,但兰州新区更应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更加开放的姿态,让软条件为硬条件吸引人才锦上添花。(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