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精准“听诊”辨异响,提早预判除“病灶”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1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孙学祥用手中约六七十公分长的听音棒,将耳朵和机器“连接”在一起“诊断”化工设备“病症”。(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12月13日电 (南如卓玛)无论严寒酷暑,48岁的化工设备检修“神医”孙学祥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穿梭在巨大的机器之间……随身携带的一根听音棒,是他辨别机器故障的“听诊器”,通过机器内部声音的微妙变化,提早“预判”生产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维护和检修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重大生产损失。

  孙学祥是金昌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丰盛公司合成作业区维修负责人,1996年从金化技校毕业后,一直在金化集团公司工作,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边钻研摸索,一边向外聘专家学习技艺,从专到精,从学生到“技术大拿”,再到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他用了20多年时间。

  2020年10月,孙学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从一名普通检修工人,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孙学祥“听”的绝活十分了得,无论哪个机器出了故障,只要他搭上听音棒一听,便知问题所在。

为提高“听功”, 孙学祥每天“泡”在各大设备间,提高自己辨识各种声音的灵敏度。(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为提高“听功”, 孙学祥每天“泡”在各大设备间,提高自己辨识各种声音的灵敏度。(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尽管厂子大,设备分散,但为了提高“听功”,孙学祥每天“泡”在各大设备间,围着设备生产线最少走上两万多步,去熟悉设备每个部位的功能特点和运转特征,感知它们正常运转的声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各种声音的灵敏度。

  听音棒、棉纱和扳手是孙学祥设备巡检的“三件宝”,只见他在机器上下寻找着点位,突然间,用手中那根约六七十公分长的听音棒,将耳朵和机器“连接”在了一起……在他看来,设备如人,“人咳嗽、声音嘶哑等都是疾病的信号,设备也一样,不同的咔咔声、哗啦声等,都是‘病症’,把这些规律掌握了,就能提早辨别设备存在的故障原因。”

  孙学祥深知,技术工人就靠技术立身,他在勤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学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遇到难题就向老师傅及同行请教并认真做好笔记。多年来,他写了大量工作笔记,记录了许多机器维修的“独门绝技”。

  孙学祥还自己制作工器具,解决维修中的难题。比如,在冰机机封更换中,经常出现密封圈损坏问题,他制作了简易压装装置,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约检修成本;透平循环机的大修技术要求高,一直由厂家承担,给公司循环机检修带来不便,孙学祥携手团队成员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了该项技术,为稳定生产提供了技术优势和时间优势。

  “留心处处皆学问,办法总比困难多。自己动手制作工器具,对我的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孙学祥说。

  如今,在孙学祥技能大师工作室,聚集着金化集团技工精英,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工作,成功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说,只要把设备的运转周期提升上去,并通过“传、帮、带”把更多年轻人培养起来,争取让企业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是自己一直奋斗的目标。(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