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甘肃“非遗人”秀指尖技艺:融故宫色调改“土味”刻板印象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1日 09: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今年以来,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集中展示非遗传承人手工兔子。图为非遗糖塑兔。(资料图)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中新网兰州2月20日电 (闫姣)大山里的手工活只有“土味”?连日来,甘肃“非遗人”晒出指尖技艺,融合故宫色调,采取吹、捏、剪等手法,创造出系列非遗文创,一改乡村“土味”文创印象,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吹、挑、拉、揪、捏、画……经过手艺人指尖翻转、捏合,一只可食、可观的“糖塑兔”映入眼帘。作为创作者,甘肃陇南市成县糖塑传承人折龙龙说,该作品颜色艳美,光泽度高,质感细腻,耳朵处两个大红灯笼寓意事业兴旺。

  糖塑是中国民间传统塑作的一个特殊种类,主要是利用食糖可塑的特性将之制作成形,通过吹、拉、扯等技巧,短时间内便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糖人。

  折龙龙讲述“糖塑兔”制作步骤时说,将过滤好的糖粉和熟玉米粉搅拌均匀,再将巧克力用80°C左右热水融化,加入糖浆搅拌均匀后倒入糖粉,用和面手法揉搓均匀,分成大小不同的糖块,制成了可食用又萌态可掬的兔子。

  今年以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兔年说兔”系列栏目,集中展示该省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兔子。

图为甘肃“非遗人”创作的剪纸兔。(资料图)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图为甘肃“非遗人”创作的剪纸兔。(资料图)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甘肃庆阳剪纸传承人任艳艳,结合剪纸和香包绣制,创造出三款兔年文创,“三款产品都以剪纸‘春’字为中心。在《玉兔品香》中,笑容满面的兔子身抱甜瓜,代表农业发展犹如春天播撒的一粒种子;《福兔送春》系列结合故宫色调,效果不错,被很多人喜欢。”

  “每年我都会剪一些生肖剪纸,不仅贴在自己家里,还会送给亲朋好友,图个好彩头。”平凉剪纸传承人赵娟说,兔有祥和、幸运的寓意,取“兔”与“途”,“前”与“钱”谐音。

  平凉剪纸风格粗犷、雄浑,富有西北剪纸的典型特征,有强烈艺术生命力。“传统剪纸大都以红色纸张设计创造,而在作品《玉兔呈祥》中,我选用白色宣纸,剪出的玉兔代表吉祥好运。”赵娟称。(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