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甘肃草原植被盖度达53.03%:部分退化草原植被现顺向演替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0日 2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2020年8月,甘南草原风光美不胜收。(资料图) 艾庆龙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 (记者 冯志军)青藏高原区一些消失的沼泽逐步出现,黄河流量明显增大,区域降雨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近年来,甘肃持续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大青藏高原、祁连山、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草原生态保护力度,项目区部分退化草原植被发生顺向演替。

  记者20日从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甘肃省全面推进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构建草原技术推广、监理监测、灾害预警防控体系,草原生态环境整体趋好,治理区草原生态加快恢复,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3.03%。

  据水文数据显示,甘南黄河上游在致密优良的草甸草原和高山灌丛强大的水源涵养功能作用下,水量补给大幅增加,平均出境流量达149亿立方米,较十年前提高了46.5%;年均水资源补给量达87.96亿立方米,较十年前提高59.6%。

图为2018年9月下旬,甘肃肃北草原风景如画。(资料图) 郑磊斌 摄
图为2018年9月下旬,甘肃肃北草原风景如画。(资料图) 郑磊斌 摄

  甘肃省有草原面积2.146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是长江、黄河的涵养区和党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内陆河的发源地,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补给、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调节功能。

  甘肃是典型的农牧过渡区,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草原类型多样、区系复杂。在全国统一划定的18个草原类中,甘肃有14个,是全国草原的缩影。

  2019年以来,依托各类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甘肃累计完成草原种草改良1759.79万亩,年均完成439.9万亩;年均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1000万亩以上。监测显示,项目区内草原植被盖度、高度和产草量比项目区外分别提高3.9%、8.6%和8.7%,草原植物种数由项目实施前的28种/平方米增加到42种/平方米。

  甘肃草原生态保护法规制度亦不断健全。通过强化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网格化监管,组织开展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区遥感监测示范试点,全面实行无人机巡查监测,2019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426起,落实草原禁牧9215.82万亩,草畜平衡13245.45万亩。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表示,下一步,甘肃将加强草原资源动态监测,加快“卫星、无人机、地面”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开发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平台,及时掌握草原生态承载力等动态变化情况。(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