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第五届通渭金银花节:绿色生态·全链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8日 16:21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6月28日,第五届通渭金银花节暨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投产仪式举行。张婧 摄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8日电 (张婧)28日,第五届通渭金银花节暨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投产仪式举行,此次活动以“绿色生态·全链发展”为主题。

  通渭县县长宗学谦介绍说,这既是全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全方位展示通渭金银花产业发展成效、打响“通渭金银花”品牌的难得机遇,更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的有力举措。

定西市市长武和谦与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金玉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张婧 摄
图为定西市市长武和谦与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金玉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张婧 摄

  定西市市长武和谦宣布开幕,并与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金玉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通渭位于甘肃中部,属温带半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土壤清洁无污染,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中药材主要品种中通渭有72种。

  通渭县委书记谢占武表示,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甘寒清热不伤胃、芳香透达可祛邪,是我国38种药食兼用名贵中药材之一,兼具药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通渭所产金银花绿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至2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为通渭县碧玉镇金银花采摘基地。张婧 摄
图为通渭县碧玉镇金银花采摘基地。张婧 摄

  2013年以来,通渭县抢抓定西建设“中国药都”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先后投入财政资金3.87亿元,推动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以金银花为主、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共同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园。

  谢占武说,经过10年的发展壮大,该县金银花种植基地达到15万亩、产值突破7亿元,年均种植黄芪10万亩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带动农户5.2万户23万人、户均收入2.1万元以上,全县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5.5万吨、市场交易额突破1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产业振兴之路。

  谢占武还说,特别是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带动金银花产业实现由农业种植到工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已研发金银花日化产品8个、代用产品12个,注册“清凉沅”商标5个,通渭金银花茶、金银花酒等系列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畅销全国,通渭一跃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种苗研发培育基地、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最大的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