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甘肃积石山办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探源“大禹故里”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3日 0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7月12日,“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举办。图为活动现场。 闫姣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闫姣)“大禹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据有关文献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禹的出生地应在河湟流域的古河州,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域内。”12日,在“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并成如是说。

  当日,来自全国考古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甘肃临夏,聚焦“挖掘大禹文化资源,弘扬大禹精神,打造‘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主题,开展大禹导河与积石山,大禹神话、传说、故事、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大禹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大禹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议题。

  大禹是中华民族治水英雄,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为进一步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千百年来,中国学者不断从大禹足迹中探源寻根。

  李并成举例说,先秦时期成书的《山海经》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据学者考证,骆明、白马主要活动地域应在河湟一带,大禹就应出生在这里。而以绚烂彩陶著称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地域亦在河湟一带,彩陶又叫夏陶,其中心区域在大夏河、洮河中下游,因而又有学者认为,以广河县齐家坪命名的齐家文化出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和夏王朝出现的时间大体一致,这一现象令人瞩目。还有人认为,大禹称作夏禹,又叫夏伯,临夏州有大夏河,又曾有过大夏古城、大夏县、大夏郡、大夏长、大夏川、大夏节度衙等一系列带“大夏”的古名称,应都是与夏禹有渊源关系。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大禹文化的挖掘层出不穷,其中河南禹州、山东禹城、山西夏县、安徽涂山、湖北武汉、浙江绍兴、青海海东、四川汶川等地,充分发掘大禹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等发展,谋划了不少新创意,推出了许多新做法。

  李并成建议,甘肃应将大禹文化列为甘肃始祖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项重大资源,积极规划部署,予以深入挖掘,使之与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岐黄文化、先周先秦文化、道源文化等一起,共同构成该省始祖文化的强大资源支撑,以充分显示甘肃华夏文明深厚内涵和多彩面貌。

  同时,他建议甘肃动员该省广大史志工作者、文史研究者等人员,系统查阅有关涉及该省大禹文化的各种文献(含正史、出土文书、文集、野史、笔记、地方史志、碑文等),并在该省范围内广泛收集有关大禹的各种传说、故事、珍闻等,厘清大禹文化家底,推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成果。

  “如今临夏地区有大量禹的传说故事和痕迹,如禹王石、禹王峡、禹王庄、禹王庙、禹王脚印、禹王坐石、大夏河、大夏川、禹王洩湖峡、鸟虫文等等。”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表示,大禹导河治水的美丽传说流传甚广,在临夏地区留下了大量遗址遗迹,给人们带来无限思考研究空间,值得深度挖掘保护。

  临夏古称河州,即“大河之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黄河文明的“微缩版”。临夏全境属黄河流域,黄河自西北穿境而过,在境内流经124公里,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电站库区均在该州内,享有“大禹治水的源头”“共和国水电事业的摇篮”等美誉。(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