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丝路文物”线上线下“串门”密集对话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2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1月29日电 (闫姣 冯志军)近年来,“丝路文物”线上线下互相“串门”,展开密集“对话”。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2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今年,敦煌文物将远赴意大利、希腊等地展览;有些文物拟走进奥地利的高校;甘肃省博物馆还将推动与中国香港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同时,将面向全球线上介绍甘肃文物。

2023年8月27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参观文物展。张晓亮 摄(资料图)
2023年8月27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参观文物展。张晓亮 摄(资料图)

  程亮表示,2024年甘肃还将加强与英法美俄等国家对接沟通,扩充“敦煌遗书数据库”和“数字敦煌”资源库;办好敦煌文化、石窟文化等为主的相关国际论坛;与友好国家和地区在文物保护修复、联合考古、博物馆发展、文明对话、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当日,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披露,2023年,该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精品外展4场,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论坛、专题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21场次,“云游敦煌”等十余个小程序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6亿多人次,甘肃省博物馆引进“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

  “敦煌研究院有序推进缅甸蒲甘他冰瑜寺数字化保护国际援助项目;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与英国、匈牙利等国家的相关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建立数据库录入信息5万余条。”程亮介绍说。

  提及甘肃文化遗产“串门”交流成果,程亮举例表示,“数字敦煌”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领域合作案例”,“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获评中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丝路黄金段甘肃共有不可移动文物逾1.6万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逾百处,包含享誉海内外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汉明长城、锁阳城遗址等。(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