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新观陇> 正文内容
中新观林 | 林草先进巡讲进平凉 与老一辈“探绿者”同行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6:0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7月11日,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走进平凉。魏建军 摄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1日电 (魏建军)摘下帽子,76岁的双胞胎“刚强兄弟”弯下腰,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会场掌声此起彼伏,持续了五秒的掌声,浓缩了在场“林业人”们对老一辈“探绿者”的由衷敬意。

  7月11日,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走进平凉。“刚强兄弟”受邀讲述他们用半个世纪誓把荒山变绿洲的故事。56年来,“刚强兄弟”义务种树8万余株,400亩荒山变成了绿地,实现了“绿水青山”。无数人深受触动,感受榜样的力量。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建设美丽甘肃的林草实践中孕育出了“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涌现出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时代楷模”与“林业英雄”郭万刚、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姜莉玲、“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刚强兄弟(许志刚、许志强)等一批先进典型。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三北精神”“八步沙精神”,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委宣传部2024年6-7月联合开展全省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邀请徐先英等林草先进人物讲述工作成长经历和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激励全省林草工作者全力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想离开沙漠,但沙漠又选择了我。”从小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沙漠边缘村庄长大的国家卓越工程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技人员徐先英,对沙漠有着复杂的情愫。徐先英受邀讲述自己奋战在风沙前沿从事荒漠化防治研究工作,把论文写在沙区的大地上,用科技之翼阻挡风沙的侵袭,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沙区变绿洲的故事。

  “大风一起不见家,一茬庄稼种三遍”……30多年前,逐年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民勤县人家门口的好日子,被一场场风沙越刮越穷。“还能搬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的家呀!”姜莉玲讲起自己用青春和生命在民勤沙海守护家园的故事,一度哽咽,“看到栽下的梭梭苗茁壮成长,觉得那也是我的孩子。”

图为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人物会后合影。 柳晓飞 摄
图为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人物会后合影。 柳晓飞 摄

  “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这处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昔日里曾风沙肆虐,沙子慢慢埋掉了田地,一些人相继逃离家园。后来经过三代人40多年的接力治理,成为享誉甘肃省内外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研学、观光旅游的打卡地。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林业英雄”等诸多荣誉的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是八步沙“六老汉”第二代治沙人。年逾古稀的他,用一生兑现了父辈们“绿色的承诺”。

  崆峒区林业技术工作站副站长陈小妮说,“我被各位风沙逆行者无私奉献、坚毅勇敢、吃苦耐劳精神深深感染和感动,他们的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责任和担当的含义,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和感人的事迹激励和鞭策我以更高的热情和激情、以更高的业务素养投身于林业事业,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为建设美好平凉、美丽崆峒、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添砖加瓦。”

  “从过去的黄沙漫天到如今的绿洲点点,无数治沙人不懈努力、无私奉献,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和技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提振了我们战胜沙漠的信心。”崆峒区森林消防大队二中队政治指导员胡宇说。

  平凉市森林消防支队崆峒大队新闻报道员吴多镛认为,几位播“绿”者,他们坚守在治沙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森林消防员,要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为美丽甘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境内六盘山脉纵贯南北、渭河第一大支流泾河横穿东西,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以来,依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平凉完成造林封育86万亩,义务植树1692万株,创建生态园林式单位小区360个,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9平方米。

  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平凉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甘肃首家获此绿色名片的城市。该市已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省级乡村绿化示范村7个,林业助建美丽乡村498个。

  目前,该市森林面积已达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4.2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95%。2024年春季完成造林封育12.39万亩,建成义务植树基地8处,义务植树499万株,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