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轮播新闻> 正文内容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榆中:串点成线 巧绘乡村风景带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15:18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 (记者 王小英)最近,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河湾村村民陈小琴有点忙,整天不是研究菜园子,就是跟哥哥学习做菜。

  今年五一,陈小琴家的农家乐正式开门营业了。“整个村子都在打造乡村旅游,之前有村民开了茶摊,生意还不错。”陈小琴说,她觉得开个农家乐,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她特地学习厨艺,并将家中的厨房进行了彻底改造,安装了消毒柜等。

  陈小琴的判断不错。

陈小琴展示改造后的灶台

  “我们正在打造秀美兴隆乡村振兴示范带。”榆中县马坡乡政府综合执法队队长、河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陆小文说。陈小琴所在的河湾村便在该乡村振兴示范带上。

  近年来,兰州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兰州市榆中县围绕中部川塬河谷、南部生态旅游、北部旱区三条产业廊道,按照“先川后山、先易后难”原则,因地制宜谋划了“中部河谷”“秀美兴隆”“生态创新”“醉美马坡”“青城古镇”“滨河桑园”“古道新颜”“龛谷风韵”“红色兰山”“沿川湖秀”“百合花园”“陇药菁华”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涵盖18个乡镇95个行政村,总长度99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覆盖4.64万户15.28万人,利用5年时间分批打造。

  “秀美兴隆”乡村振兴示范带便是榆中县2024年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之一。该示范带重点串联了榆中县城关镇龚家屲村、分豁岔村、朱家湾村、兴隆山村和马坡乡河湾村、哈班岔村等7个村。

  整个示范带以S104交通线为主,依托兴隆山自然风光,以“陇右名山、自然生态”为主题,通过整合历史传统文化,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实现生态旅游精品与传统民俗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开发深层生态旅游、多元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民俗旅游等特色多元旅游产品,打造兰州市近郊生态观光、休闲、避暑标志性大景区。

  其中,河湾村进行了基础设施提升,河道整治,并在公共区域种植丁香、紫叶稠李、金叶榆、云杉等树木,大幅度提升了村容村貌。此外,河湾村拥有现代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标准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以及采摘体验观光农业等。陈小琴说,夏季炒的菜,全都是家门口菜园子采摘的。

陈小琴家门口的菜园

  不远处的马坡乡哈班岔村则是另一种风格。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气候优势和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哈班岔村内打造了移动科技民宿、星空营地、太空舱基地、“青林小隐”树林,以及自然艺术馆等,供游客选择。

哈班岔村自然艺术馆一角

  按照规划,榆中县计划将“秀美兴隆”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成为兰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生态好、环境优、品质高、独具西北特色的“会客厅”和“后花园”。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