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轮播新闻> 正文内容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黄土山上的绿色奇迹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16:29  
来源:中国日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日报网7月30日电(记者 彭娜)“在这里,我们种活一颗树苗就像要养育大一个孩子一样不容易”,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这样说。但65年来,以火彦君为代表的一代代造林人,通过艰苦卓绝的付出,在贫瘠、干旱、荒凉的榆中县北部山区造林13万亩,创造了让世人赞叹的绿化奇迹。

披上绿装的榆中北山。(中国日报网 彭娜 摄)

  7月28日,“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贡井林场,听林场人讲述这段绿色传奇。场长火彦君算是第四代造林人,他还记得21年前初来贡井林场时满眼所见都是“光秃秃的山”,条件异常艰苦,护林员们住的是窑洞,“交通靠腿,通讯靠嘴”。北山的黄土塬上终年缺水,队员们用水窖来集流雨水饮用,“水里头有点羊粪蛋也不稀奇”。

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中国日报网 彭娜 摄)

  在这样严酷恶劣的条件下,造林队伍不仅克服了吃住行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造林技术难关。针对黄土山的土质、地形,摸索改进整地方式,保护原生植被,他们采用“微创式”的造林模式,独创了一个个“鱼鳞坑”。经过多年实践,林场探索出了云杉、侧柏等乔木和柠条、红柳等灌木1∶1混交林栽种模式,既丰富了植被种类,还减轻了病虫害风险。经过十几年的种植管护,如今的榆中北山,天蓝草绿,降雨量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现在巡山时经常能看到成群的岩羊、野鸡等,甚至红外线相机还记录下了豹子在贡井林场活动的身影。

  火彦君说,他现在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山头变绿,让绿色延伸开来”。

造林员曾经住过的黄土窑洞。(中国日报网 彭娜 摄)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