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轮播新闻> 正文内容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榆中绿洲的守护者:五代造林人共筑绿色梦想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 08:40  
来源:国际在线
分享到:

  “走很多路,平均每天走30公里,我们现在是三季造林,只要下雨就造林,现在造林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水资源不足。”榆中县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说。7月28日上午,“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前往甘肃兰州榆中县贡井林场调研。

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介绍林场

  贡井林场创建于1959年,是榆中县唯一以造林绿化为宗旨的国营林场,也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甘肃中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水土保持为主的重点林场。榆中县自然气候恶劣,平均海拔2250米,气候干旱,年降水320毫米左右,无霜期127天,年平均气温5.8℃,最冷月平均气温能达到零下25度左右,四季吹风,最大风力能达到6级以上,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植被稀少。

  六十多年来,荒凉干旱的山现已变成绿色覆盖的林场,离不开每个造林人的坚守,榆中县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2003年来到这里,在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平均每天走30公里路的艰苦条件下依然干劲十足,他脱下军装,走向生态保护,这不仅仅是职业的转换,更是责任和使命的延续。经过五代人的坚守,管辖范围、造林区域已拓展到309国道沿线乡村,管护总面积13.86万亩。

贡井林场

  为了扩大森林面积,榆中县贡井林场突破地域界限,探索出了适合榆中干旱荒漠区造林绿化的可行模式——依托国营林场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动员、组织林场周边林地承包人为主的专业造林队伍,面对干旱少雨,严酷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林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造林技术难关。造林人通过实地调研,精细区划,突破地域界限,以小流域为单元,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统一规划,连片治理。

  贡井林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理念,在现有造林基础上,注重干旱山区荒山造林实际,因地制宜,抚育结合,力求“造一片成一片”,贡井林场采取封山育林禁牧的方式,通过定期不定时不定点的巡查方式,防止羊群啃食新造林地。为了彻底解决羊吃树苗的问题,林场职工采取多种多样的宣教手段,并配合当地的生态搬迁、生态专项补助等政策,对村民进行劝说放弃养羊,并积极动员村民加入造林护林队伍中,参与造林的村民不仅一年三季造林有收入,而且还被聘为生态护林员,为全面恢复森林植被、改善北山生态,再造一个秀美“兴隆山”,树立了典范。

  火彦君表示,70年代初贡井林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数量不足10只,现今约1000余只,在2019年4月捕捉到金钱豹出没影像,并且有中国特有种华北驼绒藜小群落出现,通过五代人的植树造林,贡井林场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样的变化离不开五代造林人的坚守。

  现如今的贡井林场树木挺拔、绿意盎然,正是五代造林人的坚守,贡井林场才得以焕发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文/图 张小梅)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