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蛇年文创预热火爆 甘肃非遗“出海”走俏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1日 22: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社兰州12月21日电 (记者 闫姣)“蛇年系列香包产品自12月中旬线上预热以来十分火爆。这几日绣娘们加班加点制作,除了赶制春节所需香包饰品、家具装饰等,还要备货2025年端午节所需用品。”甘肃庆阳市“兰芳香包”海外市场负责人张煜琛21日表示,不久后这批产品将亮相中国各地以及美国、法国的街头。

  产自甘肃大山的非遗文创,因其独特民间文化和年轻化创新设计,近年来备受海外消费者青睐。张煜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庆阳香包系列文创热销海内外,2024年在中国内地销售额达150万元(人民币,下同),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的销售额也达150万元,“庆阳香包在圣诞节前夕走上法国街头,当地人纷纷购买刺绣生肖挂件、挂饰赠亲友或自己佩戴”。

  张煜琛揭秘香包“出海”走俏的原因时说,庆阳香包传承人不断从千年文化中提取灵感,结合现代年轻人审美,融合中外传统与时尚元素,打开更多国际市场。目前,从事香包设计、制作、推广的人群都较为年轻化,所创产品种类多元、造型吸睛,配合讲解令海外消费者产生文化共鸣或反差感,让重焕青春的庆阳香包越来越“吃香”。

2024年圣诞节来临之际,产自甘肃庆阳的非遗香包在法国热卖。董春阳 摄

  除了香包,以往默默无闻的甘肃陇南市西和县麻纸也登上国际舞台。据西和县电商中心主任陈栋介绍,近两年通过多个跨境电商平台,西和麻纸销往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实现线上交易额9万余元。

  西和麻纸第五代传人胡凤钰说,他对传统麻纸进行了改良,并创新10多种新品种,麻纸销量大幅增加。当地制作麻纸的企业,也由最初的几家增加至20多家。

  甘肃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2024年8月,甘肃共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01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天祝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完)

【编辑:路晓瑛】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