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30日电 (魏建军)“80后”杨海鸿,一位才华横溢的科研工作者,现任甘肃省科技集团省建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作为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导者,他专注于太阳能、地热能等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杨海鸿与团队已经成功参与并完成了西吉县将台堡镇中心小学的中深层地岩热项目、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飞行保障区的中深层地岩热供热项目以及庆阳团结小学的中深层地岩热供热项目等多项成果转化工作。
自2021年初起,他们开始研究太阳能与中深层地岩热耦合供热技术,目的是将公司在永登基地分期建设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新安装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中深层地岩热系统相结合,构建一个多种能源耦合互补的供热系统。
作为该项目负责人,杨海鸿驻守在永登基地,负责现场勘查、资料搜集、数据分析和图纸绘制等工作。依靠深厚的专业知识,他对系统工艺和流程进行了多次修改,对系统参数进行了逐一核算,并对部件尺寸进行了仔细校对。
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将三种不同形式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与中深层地岩热系统研究并建成一个多种能源互补的耦合供能系统。为了进一步开展耦合系统的性能测试,他制定了多个试验方案,并带领团队成员继续驻守现场。
经过反复测试和详细数据分析,他们确定了太阳能与中深层地岩热耦合供热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该项目成果已申请专利2件,获得甘肃省成果登记,并于2024年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业务版图,2022年,杨海鸿被派往新成立的子公司宁夏蔚来,担任技术负责人。在宁夏西吉县的中深层地岩热施工现场,他坚守岗位,确保了宁夏地区首个中深层地岩热技术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投入运行后,为了确保研究的连续性、提高供热效率以及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杨海鸿及其团队成员不惧严寒和风雪,在现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密集测试与研究工作。他们撰写了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优化参数和改进方案,为该技术在宁夏地区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成功申请了2项专利、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
进入2023年,他和团队继续加大成果转化的力度,成功推动了银川市贺兰县20万平方米玻璃联栋温棚项目的立项备案,并已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为该公司可再生能源的成果转化再添新项目。
杨海鸿目前领导的团队名为宁夏蔚来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团队,他们依托现有的资源,紧密地与宁夏蔚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的业务以及宁夏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该团队以建筑供暖为主要目标,专注于热能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热能和太阳能在工程化应用中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该团队由五位成员构成,其中包括一位领导者、两位核心成员以及两位普通成员。团队成员包括两位高级工程师、两位工程师和一位助理工程师。自成立以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地热能与太阳能耦合供热技术以及智慧供热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
目前,该团队已累积发表了8篇论文、申请了9项专利并成功获得了6项授权、取得了2项软件著作权、申报了20余项科研项目,并且获得了超过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此外,团队还荣获了4项奖项,并已成功申请立项一项地方标准。在2023年,该团队还荣获了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优秀科研团队”荣誉称号。
在过去的五年里,杨海鸿及其团队荣获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科技投资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贡献奖1项,并成功参与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他主持了甘肃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1项,建设科技项目1项;完成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2项,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以及其他省级科技项目6项。
此外,杨海鸿发表了科技论文6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获得授权专利6项,并参与完成了地方标准2部。他还获得了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杨海鸿因此荣获“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和“甘肃科技投资集团专业带头人”等多项荣誉,并被选入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青年专家库。在他的领导下,团队荣获甘肃科技投资集团2023年度“优秀科研团队”称号,他本人亦荣获“优秀科技工作者”殊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