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高台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守护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 10:07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近年来,高台县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持续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建设,主动守护文化根脉,积极开展非遗名录申报和保护,打造实践基地,创新活动形式,有力激发非遗领域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新活力。

  摸清底数,持续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宣传、文旅、文联等部门,对非遗领域自由职业人员聚集的各类平台和组织开展摸底调研,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申报机制,积极推荐申报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形成梯队序列。截至目前,全县已有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8人,县级项目传承人164人。张爱国、姚艳玲等4人被认定为省级乡村工匠,陈志、盛文和等13人获得农村实用人才副高级系列职称,曹文学、陈志福等6人获得农村实用人才中级系列职称,为全面做好非遗领域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挥作用,注重多渠道非遗名录申报保护工作。立足县域发展实际,积极组织申报各级非遗名录。截至目前,高台獠牙绝技、铁芯子、高台黄河灯阵、高台清街习俗等3批6项已进入省级非遗名录,高台面筋、高台雕彩玻璃画、高台老席等4批31项已进入市级非遗名录,高台版画、高台社火、高台古法绳结编织、高台泥塑等2批75项已进入县级非遗名录。先后出版《高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铁芯子》《高台秦腔》等非遗书籍七千余册。在非遗领域自由职业人员和文旅部门的不断的努力下,高台县非遗数字库建设进展顺利,共收录文字资料80余万字,传统音乐300余曲,图片资料5万余张,音、视频资料3000余个,为高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及合理利用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打造基地,常态化开展各类非遗培训班。对标中央统战部和省委统战部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有关要求,高标准打造“葫芦张”“九发守艺”等自由职业领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2个,组织非遗传承人通过文化活动、文艺赛事等形式展现非遗特色,吸引群众参与体验,真正把基地建设成为汇聚非遗领域自由职业人员智慧与力量的重要平台。利用非遗品牌孵化基地,常态化开展秦腔、烙画、剪纸等各类非遗培训班,依托乡村扶贫非遗工坊,采取以训带传、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2期480人次,不仅增加了非遗传承人的规模,也储备了更多乡村文化特色传承人,为传承人培养新生力量开拓创新发展空间。

  创新活动,丰富传承体验激活力。挖掘在文化艺术、传统技艺等领域有专长的自由职业人员,在各类轮值、采风活动中,组织开展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和交流活动,积极搭建非遗展示平台,推进“非遗课堂”“非遗工坊”“二十四节气非遗交流展示月”,让自由职业人员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技艺。联合教育局、学校将非遗项目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改革、课后服务、体艺实践中,让非遗“活”起来,孩子“乐”起来,秦腔、民歌、舞龙舞狮等一些非遗文化已经从体验式转化为常态化教学,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联合博物馆开展“传承扎染工艺,感受非遗魅力”红领巾志愿者集体社教活动,青年夜校专门开设非遗手工制作等特色课程2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支持自由职业人员参与非遗创作与传承活动,守护文化根脉,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