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中新武威观 | 古浪“三链共治”守护学生校园餐安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 11:5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6日电 (马登瑞)小餐桌,大安全,学生校园餐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古浪县大力建设校园“明厨亮灶”工程,落实教师陪餐制度,持续加强检查力度,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全力打通监管链、共治链、保障链,切实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拧紧监管链 守护校园餐安全

  走进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食堂,食材清洗区、切配区、烹饪区严格分区,主厨卫延山身着全套工装忙碌着:“我平时主要负责炒菜,我们食堂每批食材都有检测报告,菜谱非常丰富,食材卫生和后厨卫生都有严格的标准。”

  在食堂做菜的过程中,每做好一道菜便有工作人员对菜品进行留样装盒,并且贴上留样时间、克数等标签,随后统一放入食堂留样柜中。“我们按照市场监管局的要求,每天校餐留样不低于200克,留样时限不低于48小时的标准,由专人负责留样,严格执行留样标准。同时,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家长能够实时调取后厨监控和食材信息。”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王晶介绍说。

  优化共治链 双线发力提质效

  随着中午放学铃声的响起,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们有序的进入食堂,在食堂窗口处排队打饭,麻辣烫、砂锅、卤肉拉面……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饭菜让学生们吃的津津有味。

  “今天的饭菜味道怎么样?”“吃饭遇到什么问题给我说,学校帮你们解决……”在学校一楼食堂,王晶正在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并和学生们聊起了食堂饭菜、卫生等问题。

  同样在古浪县第一中学食堂,晚餐时间的食堂环境整洁、窗明几净,处处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古浪县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克兴正在用餐区和学生们一起吃饭,询问他们对饭菜口味、分量等的看法,并倾听他们对学校食堂伙食的建议或意见,以便饭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同时还询问学生们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我们与学生近距离交流,现场了解他们对饭菜质量的真实评价,切身感受学生就餐情况,不仅增强了校餐服务的透明度,还对‘校园餐’的质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我们还严格落实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制度,邀请家长和我们共同治理、协同监督,切实保障学生餐食的安全和营养,提升校园餐质量。”王克兴说。

  据了解,本学期开学以来,该校还通过学生票选,引进了烤肉拌饭、鲜味香刀削面等特色餐饮窗口,提升了饭菜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饭菜品种,满足了学生们的用餐需求。

  “我们学校餐厅的饭菜非常丰富,而且干净又卫生,味道也特别不错,同学们都很喜欢在餐厅吃饭。”古浪县第一中学学生高昕玥说。

  强化保障链 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为了提高校园餐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古浪县大力推进学校食堂改造建设和餐饮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应用,各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县、乡(镇)、校三级领导小组,层层靠实管理责任,确保供餐质量。同时,县教育局联合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全县所有学校进行专项督查,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规范操作,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明厨亮灶”89个,同时安装摄像头实施智慧监管,切实提高全县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食品安全是良心工程。目前,全县已建立校长负责制、供应商黑名单、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等多项制度。如今,家长们可以通过手机端查看后厨直播,还可以看到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分析报告。我们将继续以提升校园餐品质为目标,不断改善供餐条件,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精细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作用,全面提升全县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努力打造让师生更满意、家长更放心、社会更认可的‘阳光校餐’。”古浪县教育局学校安全稳定与应急管理股股长徐连山说。(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